加强医学院校学风建设(医学论文).doc:..加强医学院校学风建设[摘要]学风建设作为每一个学校三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和今后的发展,更是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和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风建设作为学校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系统性工作。本文以基础医学院建设为例,分析探索新时期医学院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新途径和对策。[关键词]医学院校学风建设高校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风是指学校师生员工的治学态度和精神面貌,是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狭义的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习方法的综合表现[1],本文所说的学风是指狭义上的学风。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从长远来说,对学生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积极与社会接轨,从入学开始应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专业特点、就业方向、学习方法、大学期间应该完成的实践内容、能力培养内容,通过完成在大学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目标为基础,促使学生勤学、爱学、会学,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我要学习学习为我”的良好学风。二、医学院校学风存在的问题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学生学习目的不纯,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混文凭,学习茫然,完全是机械的应付考试。据调查,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承认自己存在或曾经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如课堂上看课外书、听MP3、手机上网或游戏的现象;很多学生下课后不复习课堂内容;迟到、旷课、早退现象屡禁不止;20%左右的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甚至牺牲晚上的休息时间,第二天课堂或者宿舍补觉。“60分万岁”是学生间广为流传的口号,73%的学生只在考试前一个月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其他时间则得过且过。另据随机问询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大学学习比高中学习轻松、自由,但个人无法自主调节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分配。年级越高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越低;年级越高的学生,课堂纪律就越差,这是一个普遍现象。2、专业认同感不强,学习无兴趣。作为医学院校,部分专业如预防、法医、生物技术等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不够强。由于这几个专业是新设专业,目前就业形势不是很明朗,学生入学前缺乏对专业的了解,若受到高年级同学消极情绪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导致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产生厌学的情绪和行为。由于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习严重缺乏内驱力,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医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一、二学年主要学习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要到大三才开始接触,部分基础课程内容单调,与学生将来职业不挂钩,学生学习过程中会忽视这部分课程,学习没有兴趣,产生学习上的惰性,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程也产生惰性,造成连锁反应,直接影响了学风建设的连续性。加之我校的课程设置特点,学生没有选课的自由,也导致了学习兴趣的下降。3、考试前开始复习,考试作弊现象严重。每个学期开学后,多数学生仍沉浸在假期的作息状态中,学习上提不起精神,往往要到学期中旬才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很多同学抱着“明天开始学习”的心理在混日子,不能做到积极主动的去复习课堂内容或自觉上自习。73%的学生考试前
加强医学院校学风建设(医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