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经济心理学的现状与出路——关于心理学在中国经济学领域应用性研究的思考.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6 6 心理科学 Ps界holog icalsc ie:,肥 2008 ,31〔1):]66 一168
中国经济心理学的现状与出路
关于心理学在中国经济学领域应用性研究的思考
马胜祥‘’周景辉“李佳健”
(‘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050o61)( 2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0500 81)( 3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
摘要经济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解释社会经济行为的应用性科学,是深人社会大众的显
学;经过近20 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心理学仍偏重于实验室或西方式的研究,似乎与社会经济中的热点问题有点脱节、在某种程度
上既偏离了经济心理学的宗旨,也让世人觉得它似乎有点虚无。本文通过对经济心理学产生、发展和现状的探讨,试图呼吁众
学者回归经济心理学的创建宗旨,像其他学科一样走出一条中国经济心理学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经济心理学现状出路
出回答(决策)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对该事物发生风险的概率
1 问题的提出
做出判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判断结果是相差很大
经济心理学也称行为经济学,是一门借助心理学的理论的,这不单单是经济的、理性的行为过程,也存在情感的、非
和研究方法研究在复杂的、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行为人投理性的行为判断,如:人们有时候舍近求远去某银行存款、去
资、决策和客户满意度效应等经济现象的科学,是经济学和某证券公司开户交易等;而对经济犯罪行为的研究发现,犯
心理科学的交叉。在我国,对经济心理学的研究起端于 20 罪当事人同样存在理性和非理性的决策心理,在持续的犯罪
世纪 80 年代末,近 20 年来,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多仍徘徊(决策)过程中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而这
于对西方理论的演绎、西方研究方法的印证和研究对象的模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发生了偏离。如传统偏好理论
仿,而现实中国的诸多现象,如贪污腐化、决策失误、豪赌、狂(Pref er en ce Tho ry )在解释人们的选择行为时,往往假设人们
赌、见利忘义、为富不仁等犯罪行为、经济现象、经济行为,鱼的偏好与参照系数不相关,例如,假设某一变量是不变的(实
需从心理学的角度、从非理性经济人的角度解答人们的疑际上时刻在变化)、个人的选择不受已有资源(财富多寡)的
惑,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予以诊释,走中国特色的经济影响(实际上是财大气粗,豪赌、狂赌)等等;并假设,只要被
心理学之路。选择项的实质内容不变化,人们不会因为选择项表面描述的
改变而改变选择偏好。但是实际生活中却远远不是如此,人
2 经济心理学产生与发展
们的很多选择行为都存在与这些假设不符的现象,如,改革
经济心理学源于1902 年法国心理学家GabrielTarded 的初期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期望先富人群能够帮
著作“玩 Psyc肠1笔ie eco nom ique”的问世,随后得到了 G 助穷人致富,即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之路,其结果却是:
K atona(1951)和paul A lbal(1962)等的继承和发展,先后称为先富者仍然是“惜财如命”,甚至于“为富不仁”;另一种现象
,’,心理经济学(考托瑙)”、“经济和社会心理学(雷诺)”以及是,人

中国经济心理学的现状与出路——关于心理学在中国经济学领域应用性研究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