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化学诗词大会.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化学诗词大会“化学诗词大会”来啦!化学人生人生如化学|化学悟人生近日,《中国诗词大会》落下了帷幕。这档节目恰如一股清流,将中国诗词的优美意境缓缓润泽着观众的心田。一位位才华横溢的选手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及背后的感人故事不断地刷亮我们的眼睛,触动我们的心灵。本季总冠军武亦姝,更是以其饱读诗书的才情、清秀俊美的容颜、典雅温婉的气质,满足了大家对古典才女的所有幻想。节目中介绍,武亦姝不仅是一位诗词高手,还是一位化学学霸。她现在是化学课代表,还常在场下向另一位参赛的朱捷老师请教化学知识。而这位朱捷老师的表现同样非常抢眼,他是徐州工程学院的化学老师,也是一位热爱诗词的化学博士,常会把化学题写成诗句形式教给学生。从他们的爱好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诗歌与化学的完美契合。其实,就在那些优美典雅的诗句中,同样蕴涵着化学的丰富内容,映射着化学的诗意光辉——化学诗词大会适逢春节,大家总会吟诵起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元 日【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所作的七言绝句。诗歌描写了新春之际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等民俗场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分展现了喜庆热闹的年节气氛,抒发了作者除旧布新、革新朝政的思想感情。在这首诗中,不仅寄托着作者的政治理想。也蕴含了化学的神奇原理:爆竹之所以能发出的清脆响亮的爆炸声,正是由于黑火药的作用。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当三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就会发生剧烈反应。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表述为:S+2KNO3 +3C=3CO2↑+K2S+N2↑(点燃)硝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使木炭和硫磺剧烈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由于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产生了爆炸,并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在下面这首诗中,对于烟花爆竹燃放时的绚烂景象,有着更为详尽细致的描摹——烟火诗【宋·赵孟頫】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街红。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本诗作者是宋末元初大书法家、诗人赵孟頫。诗中描写了烟花燃放时如桃红柳絮飘扬,似流星划落夜空的绚丽景象。而这五光十色的美景其实就是我们化学中所说的“焰色反应”。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呈现出特殊颜色的化学现象。如钠盐发黄光,锂盐显红光,钡盐是绿光,而镁、锌等金属粉末则会发出耀眼闪亮的白光等。古人正是利用这样的原理,在制作烟花时往火药中按一定配比加入各种金属盐和金属粉末,从而营造出了这“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街红”的绚丽画面。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这首妇孺皆知的《石灰吟》,相传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于谦幼年所写。全诗笔法凝练、语言质朴,托物言志、以物喻人,通过对石灰的吟颂,表达了自己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高洁志向。此诗不但是于谦人格襟怀的真实写照,还生动描述了一连串的化学反应:经过“千锤万凿”,人们从深山中开采出了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而后,“粉身碎骨”的石灰石经过“烈火焚烧”,在高温下被烧制成白色的生石灰(氧化钙): CaCO3 =CaO+CO2↑;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熟石灰(氢氧化钙):

化学诗词大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uyuw1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