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玉米育种学.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玉米育种学 扬州大学农学院 作物遗传育种暨应用生物技术系 邓德祥
第五节、玉米育种途径和方法(三) ----轮回选择
一、轮回选择的意义
现代的植物育种工作不仅是要在当前培育出优质、高产、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更要考虑到能在长远的时期内在保持现有的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作物的遗传基础,以便为今后长远的育种目标服务。
在遗传学诞生之前,人类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作物育种工作,但那时的育种主要是从自然变异中进行选择或以引种或以驯化为主,并且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作用并不大,人类生存周围的环境中,植物的资源大量存在,遗传基础非常丰富。
然而,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活动在各个地方、不同的环境中迅速开展,在改善人类生活的质量的同时也在迅速地恶化人类生存的环境,这不仅表现在环境的污染方面,也表现在自然资源的大量丧失。
目前,地球上的物种正以每天3个的速度灭绝,这使得人类赖以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正在不断削弱,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大量丧失,育种的遗传基础迅速狭窄化,育种工作进展日趋缓慢,尽管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缓物种的丧失,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在育种工作中,目前育种工作者常用的方法是系谱法,尽管育成的品种能基本上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但育成的品种的遗传基础非常狭窄,加之各个育种单位在进行新品种选育的工作中,所利用的种质基本上雷同,使得当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的遗传基础单一,并再进一步以此作为新品种选育的基础群体,如此循环下去,将不断恶化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使农业生产面临着极其危险的灭顶之灾。
另一方面,在育种工作中,育种工作者面临的性状大多数是数量性状,由大量的基因控制的。而育种工作中,常用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的系谱法,这对数量性状的选择是非常不利的。
从理论上讲,如果决定某一数量性状的基因有20对,在一个杂交后代群体中,出现20对基因位点均为有利纯合基因的概率只有(1/4)20 ,为了选育出这样一个个体,所需种植的群体是非常大的。采用常规的育种方法是远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的,也就是说:不可能将所有的符合要求的优良基因集中到一个个体内。

玉米育种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