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历史文化名人田罗驹田罗驹,隋朝黔安郡(今贵州沿河一带)人。黔安蛮起义首领。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田罗驹率众起义反隋,暴君隋炀帝派武侯骠骑大将军郭荣带兵镇压。田思飘田思飘,隋朝黔安郡(今贵州沿河一带)人。黔安蛮起义首领,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继头年田罗驹起义被镇压下去后,田思飘又率众起义,杀隋将军鹿愿,围太守萧造。隋朝行军总管周法尚率将军李景、裴仁基等分九路围剿,攻进清江一带。黔安一带的少数民族遭残酷镇压。谢元齐谢元齐,唐朝充州(今石阡、铜仁一带)人。。为土著首领。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随牂州刺史谢龙羽晋京朝贡。朝廷以其地置充州,封他为充州刺史。史称"充州谢"。安康字汝锡,明朝思南府人。幼时读书青鸾溪边,非常用功,晚上挑灯夜读,灯油燃尽时,烧柴火继续读书。明代宗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考取举人。任南京兵部司务,工部都水郎中。办事认真,督造御器时,节约料价七千。明孝宗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出任云南澄江府知府。在云南时,当时数万少数民族聚集起义,他单骑深入起义群众之中,向他们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使起义解散,使百姓避免了一场战祸。老百姓感激他,为他修祠纪念。他为官廉洁,任满回乡时,行装仅衣被数件而已。因安康的功绩,其父安逸被敕赠南京户部员外郎奉直大夫,本人被敕赠中宪大夫。安康擅长写诗,著有《青鸾溪集》,创作有《思南十咏》等诗。《黔诗略纪》录其诗二首。侯位字世卿,明朝湖广都司平溪卫(今贵州玉屏)人。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举人,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进士。初授无锡知县,办案裁决敏速,日了百余事,曲直无不服众心,民惊以为神。该县当水陆交通要冲,驿使往来,索要无厌。侯位性格刚毅,不畏强权,一切皆以法应之。因而有政声,行任兵部主事,转武库司郎中。明武宗好游幸,侯位累抗疏谏,受廷杖。后来,升任江南操江巡抚,在任上奏减浮粮,清理海防,存恤百姓,兴革利弊,有政声。其母亲夏氏百岁时,明世宗敕建坊,去世时,又赐祭葬。侯位后升任到都御史。著作散佚,惟《平溪卫》载律诗一首。田秋(1494-1556),字汝力,号西麓,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出身仕宦书香门第,幼读书用功,聪敏过人。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十七岁时中云南乡试举人,九年(公元1514年)二十岁时入朝考取进士。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任福建延平府推官,六年(公元1527年)任直隶河间府推官,次年授户科给事,九年(公元1530年)授礼科左给事,十五年(公元1536年)任吏科左给事,户科都给事,福建布政司参政,十八年(公元1539年),升任四川按察使,次年再升任广东布政使。二十年(公元1541年)六月,惊悉两子会试不第后相继丧于京城的消息后,万分悲痛,方寸迷乱,遂辞职还乡。后在家乡办学,直到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田秋居官廉洁奉公,直言敢谏,刚正不阿,功德卓著,政绩斐然。他革除内府监滥支皇室膳食费,清理光禄寺浪费资财,裁减太常寺过多的人役,酌削御马监冗重开支,规劝皇帝天地坛祭祀和迁冢中不要劳民伤财。云南镇官大施虐政,朝廷鞭长莫及,京中官员不敢过问,他他具奏弹劾等等。田秋的最大业绩是关心家乡文化建设,最早提出在贵州兴办州县学校,在贵族开科取士。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在以后的120年间,因为没有乡闱,很多读书人参加考试,都要到千里之外的云南去应试,除少数富贵家庭之外,很多贫寒之士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埋没了很多人才。田秋力主贵州开设乡闱,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他向皇帝上《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奏请在贵州开设考场、开乡试。十四年(公元1535年),获得朝廷批准。十六年(公元1537年),贵州首次开科,初定解额二十五名。开科本省,节劳省费,向学者日益增多,从此贵州人才四起,直追中原。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他还上了《请建务川、安顺、印江学疏》,也得到了批准,三地相继办起了学校,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田秋能诗,擅长书法,思南潮底有石临官道,高数尺,上携"黔中柢柱"四字,为田秋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所书。著有《西麓奏议》,删定有《思南府志》二册。饶俦明朝铜仁府(今贵州铜仁)人。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举人,曾官知县,有文才,擅作擘窠大书,铜仁东山下有饶氏园遗址,其中有石室深宽各一丈,内刻"藏书室"三大字,右上有一天然凹外,深约尺余,宽二尺许,旁刻"洗墨"二字,皆饶俦手笔,其书法以二王为基础,俊秀超逸,勃然有生趣。李渭(?-1589),号同野,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举人。历任华阳(四川成都)知县、和州(安徽和县)知州、高州府(广东茂名)同知、化州知府、南京户部
铜仁历史文化名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