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探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探析摘要: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则居高不下。研究结果表明,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在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分配方式及建设用地与农民留用土地的比例,建立国家土地基金制度及国有土地资产经营制度。关键词: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9138-(2014)04-0018-21收稿日期:2014-03-101引言近年来,我均1%%,现阶段城镇化也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突出特征,我国新型城镇化不仅引发了土地产权的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而且使土地的经济属性变得更加重要,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导致政府和农民之间产生了如何分配的问题,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目标是建立两种所有制土地权利平等、市场统一、增值收益公平共享的土地制度,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尽管国家不断出台提高农地征收的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仍然偏低,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则一直居高不下。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不合理现象既不能长久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也不能为我国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本质是一个外部性管理的问题,是市场失灵条件下的政府管理职责,但与政府作为土地公有制的代理所有人身份产生了根本冲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需要考虑不同的土地产权所有者(包括政府、农民、村集体等)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效率与公平以及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不是依靠简单的市场化途径或统一管理体制就能解决。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中我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以使失地农民能够通过这种分配机制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的“分红”,确保他们共享新型城镇化的长效收益。2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各级政府的税费收入以及农民的征地补偿。,主要表现为土地供应价格扣除征地补偿费、政府税费以及土地开发成本的余额。随着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后,中央上收了大量财权,地方政府财权缩小而事权范围扩大,从而导致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明显下降。同时,地方政府的事权支出范围却越

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