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敬业诚信勤俭创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了解留置尿管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2、发现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3、评价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医院泌尿道感染。二、监测对象监测对象:留置尿管>48小时的住院患者。三、监测指标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病率;四、泌尿系统感染的定义按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数≥105cfu/ml。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细菌菌数≥103cfu/ml。,在每 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通常为1周)有内镜检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浓度≥ 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浓度≥105cfu/ml,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说明:, 需考虑污染敬业诚信勤俭创新可能,建议重新留取标本送检。尿液标本应及时接种。若尿液标本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即使其接种培养结果细菌菌数≥104或105cfu/ml,亦不应作为诊断依据,应予重新留取标本送检。影像学、手术、组织病理或其它方法证实的、可定位的泌尿系统(如肾、肾周围组织、输尿管、膀胱、尿道)感染,报告时应分别标明。五、监测方法(一)监测前的准备1、监测开始前对相关科室的主任、护士长说明该项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和配合。2、对参与该项目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正确掌握泌尿系统感染的定义及正确采集泌尿系统感染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二)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为了保证住院患者留置尿管泌尿系统感染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资料准确、详尽,需要各级人员积极配合,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如下:1、住院医生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应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1次/周尿常规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做培养;若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做好导尿相关的尿路感染相关宣教和指导。2、病房护士做好留置导尿患者监测表格的登记;做好导尿相关的尿路感染相关宣教和指导。3、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每天了解、登记被监测留置导尿患者的情况,与经管医生确定留置导尿患者有无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督促医生对尿常规检查异常、尿常规有问题时及时结合尿培养送检,及时追查送检结果并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三)泌尿系感染标本的采集方法敬业诚信勤俭创新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尿常规检查异常时,应结合尿培养进行诊断性检查。1、导尿标本的采集采集原则: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 应当消毒导尿管后(可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24678321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