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亲近自然一人类生存发展之道
蒙培元
新世纪的人类社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为纯粹个人或私人的东西。伴随着生态环境
有些是未曾预料或难以预料的, 但发生了, 的严重恶化,在西方出现了生态学,它使人
如“· ”爆炸事件;有些已经直接威胁到们对西方传统文化特别是现代文化逐渐有了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生态、环境问题。事一些比较清醒的认识。
实证明,要解决这些问题, 只靠科学技术、首先是生态科学,进而是生态文化学,
经济手段是不行的,还必须进行文化价值观进而是生态哲学、生态宗教学,当这些问题
的调适。“全球化”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和陆续提出的时候,问题就不断地深人了。在
尖锐了,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认真的反思。我们重新反思儒家文化的时候,才认识到,
反思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调动人类一这正是儒学的基本价值所在。有意思的是,
切文化资源,进行对话。正是在这个意义人们对于儒学的关注,大都着眼于社会政治
上,儒学的价值是决不能忽视的。对此,我层面的内容及其功能,井把儒学是否有利于
们东方人要有一种自觉意识。不仅要有本土现代化作为儒学是否具有现代价值的重要标
文化的认同, 而且要积极贡献于人类社会。志。这与西方现代社会政治学说的发展、成
这也是一种“全球意识”。熟分不开,也是值得我们反省的,但又是远
所谓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远不够的。事实上,儒学作为多层面的文化
然的关系问题,这是人类文化中晟原初,也传统, 决不仅仅限于非自然的社会政治层
是最基本的问题,永远不能逃避的问题。但面,正好相反,它的原发性的或原创性的理
是,长时间以来,这个问题以人类征服自然论价值正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究天
的方式被认为完满地解决了。只是当人类受人之际”的问题。即使是它的社会政治理
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惩罚时,才意识到问题论,也是以此为其基本的理论依据和理想追
。在这里,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
变。的人,具有双重意义,而个体性更具有根本
这就不能不回到文化传统。所谓生态、性的意义, 因为他是直接与天发生关系的,
环境问题是西方首先提出来并传到东方的, 或者说,是与天直接“对话”的, 也就是
是一个现代的问题。但西方生态学的提出, 说,这是一个心灵与境界的问题,而不是一
首先是对西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启蒙运动般科学文化层面上的生态问题。
以来的文化进行反省、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这当然不是意味着回到过去的农耕社
的。“人类中心论”、“认识的主体性、“独会,回到纯粹田园式的生活。因为我们相
立的自我意识”,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传统, 信,时间是不可逆的,城市文化是很难倒退
“征服自然”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理回去的。但是,人类一方面无限制地掠夺自
性成为现代性的重要标志,而人的情感则成然,另方面却又远离自然,这样的生括方式
一—
维普资讯
北京社会科学年第期
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从文化的角度而人与自然界万物的相处与交往之中。人与万
言,重新认识与理解自然界,重新反恩人与物的关系,不是人与“他者的关系,而是
自然的关系,则是至关重要的, 也是刻不容人与自身生命存在组成部分之关系。
缓的。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时代课题
亲近自然——人类生存发展之道.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