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千人指标正文.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文本1 总 为保证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合理设置,提供适宜的居住生活环境,不断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指标。 本指标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特殊地区因地制宜,具体研究。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使用性质相近或可兼容的公共服务设施尽量综合设置。 居住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应依据城市规划确定。本指标按居住人口规模(或建设规模)分四级。每户平均居住人口计算值为  人,每户(套)住宅建筑面积按实际建筑面积标准计算。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水平应当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在符合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面积总指标的条件下,可根据城市规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一安排、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本指标是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最低基本标准。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社区管理服务、社会福利、交通和市政公用等八类。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照附表 1、2、3、4 设置。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达到 3~5 万人的,应按附表 1 设置项目;居住人口规模达到 ~2 万人的,应按附表 2 设置项目;居住人口规模达到 ~ 万人的,应按附表3 设置项目;居住建设项目应按附表 4 设置生活必须的项目。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 2~3 万人的居住地区,除设置附表 2 项目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和周围设施状况,增设附表 1 的部分项目和指标。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 ~ 万人的居住地区,除设置附表 3 项目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和周围设施状况,增设附表 2 的部分项目和指标。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少于  万人的居住地区,除设置附表 4 项目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提高部分项目规模。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超过 5 万人的,应增设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指标另行研究。 为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公共服务设施应积极、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设在住宅底层或地下室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居民的生活、休息,应有独立的供电、供水和下水等设施。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设置除执行本指标外,还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相关标准、规定。2 附表 1、2  幼儿园宜独立设置,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分布,设于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幼儿园应有独立院落和出入口,其建筑及用地应满足日照规定。 中学、小学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布置。教学楼及操场应满足日照规定。学校操场与邻近住宅应有适当间隔。 可将中小学操场、室外文体活动场列为避难场所。 商业服务、邮电、文化体育(运动场除外)和社区管理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宜集中布置于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与居民的出行路线相吻合,形成公共活动中心。 菜市场应设在运输车辆易于进出的相对独立地段,避免干扰住宅。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 妥善安排存自行车处和居民汽车场库,停车设施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地上的居民停车场库应满足《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的距离要求,与邻近住宅保持适当距

千人指标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