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班通”项目管理与应用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校“班班通”工作,更好地发挥工程的应用效益,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1、2012年秋季,在全校建成8个“班班通”教学班。
2、探索建立不同办学条件下“班班通”建设模式和应用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的普及与深入。
3、研究探索能最大程度发挥“班班通”效益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和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4、研究探索我校师资培训的有效途径,提高我校教师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新型教学环境的能力。
5、总结推广“班班通”教学应用、优质资源共享、课堂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提高等方面的经验和效果,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
二、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建设
1、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成立**小学“班班通”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指派一名电教主任,组织管理“班班通”应用与维护。各班级要指派一名电教委员对“班班通”设备进行监管。把“班班通”的管理应用与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应用有机整合,并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过程中去,统筹规划,明确目标,科学管理,切实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2、加大资金投入。学校在公用经费中,按比例足额预算信息技术教育费专项支出,确保“班班通”设备运行正常。
3、完善制度建设。学校要健全和完善“班班通”绩效考评制度、“班班通”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日常应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激励机制等,并落实责任人。做到有章可循,切实保证“班班通”设备管理和应用有序化和常态化。
三、突出重点,规范常规管理
1、规范设施设备和技术资料的管理。“班班通”设备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要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之列。任何个人不得占有或变相占有。各学校要将“班班通”工程建设的技术材料、维护维修记录、培训记载、教研工作日志等资料整理归档,统一管理。
2、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班班通”设备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设备必须放置在班级教室供教学使用,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班级干部要对本班的设备负直接责任。
3、做好设备的安全管理。各部门必须遵循《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安全管理和处理规定》,对“班班通”设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既要切实加强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防静电等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又要切实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做好防毒、防黄、防黑、防系统漏洞、防各种有害信息入侵等常规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安全用电及防雷击工作。发生“班班通”设备被盗等重大损失事件,校长及相关责任人要按比例承担经济责任。
4、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学校要建立“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技术支持体系。配备专兼职技术人员,负责本学校“班班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技术支持;对于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及时排除和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5、加强学校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培养和配备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专兼职技术人员,并支持、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技术操练,把技术人员的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保证技术人员与一线教师同等的待遇。
四、强化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1、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将利用各种渠道培训学科骨干教师,提高学
班班通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