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宁蒙段凌汛期径流量变化分析黄河宁蒙段凌汛期径流量变化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张建龙任立新约3041字摘要:黄河石嘴山至巴彦高勒河段长期以来冰期实测径流多数年份过程对应差,其量存在上大下小现象。通过对两站28个冰期实测径流资料分析,初步弄清冰期径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建立了两站径流关系。为今后指导测验,提高水文情况预报质量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关键词:径流变化;凌讯期;黄河宁蒙段1河段概况石嘴山站位于宁夏平原最北端,巴彦高勒站位于内蒙古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拦河闸下,地理坐标分别为东经106?47′和107?02′,北纬39?15′和40?19′,均属黄河流域高纬度地区。两站集水面积分别为309146和314000km<sup>2</sup>,区间面积为4854km<sup>2</sup>。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80mm和140mm,两站附近是黄河流域最干旱的地区,区间无大支流加入。黄河自石嘴山以下进入海渤湾峡谷到乌达公路桥以下大中滩出峡,全长约39km。该河段两岸岸坡较高,有头二、三道坎等急流陡坡,河宽多在250,300m之间,河床坡降较大。大中滩以下至磴口河段,河道弯曲,水流较乱,河心出滩,河面宽多在300,700m之间。磴口至三盛公河段因属三盛公库区,水面宽400,1500m,冬季三盛公拦河闸敝开闸门泄流,水面宽多在400,1000m左右。2冰情黄河内蒙河段地处黄河流域最北端,因远离海洋,气候主要受蒙古高压控制,冬季漫长严寒。由于黄河自兰州以下流向由南向北,甘肃、宁夏气温偏高,内蒙古气温偏低,每年河道流凌、封冻均由内蒙开始,然后溯源而上,解冻开河则由上而下逐渐发展。一般情况下,黄河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三湖河口站较巴彦高勒及石嘴山站流凌分别早3d和10d,封冻早7d和28d,开河迟6d和9d。——(W石,W区-W引-W蒸?W槽?W岸)=?W式中:W巴、W石——巴彦高勒、石嘴山站月、时段实测径流量;W区、W引——区间加入和引出水量、冬季均按零处理;W蒸——区间月、时段水面蒸发能力,经对7年资料试算,,<sup>3</sup>之间,,m<sup>3</sup>亿左右,因此暂不考虑;W槽、W岸——河段封冻期槽蓄和河岸调节量,封冻水位上涨为正,开河释放为负,时段槽蓄和平河岸调节量,均可近似视为零;?W——误差。,巴彦高勒站有21个冰期时段径流较石嘴山站偏小,<sup>3</sup>,<sup>3</sup>,平均误差为-,%,其中1992-<sup>3</sup>,%。经月经流时照分析,1990年和1996年两年较反常,该两年分别于12月23日和7日封河,,<sup>3</sup>,河槽槽蓄量出现负值。1995年2月份最典型,<sup>3</sup>,经查石嘴山站开河日期为2月18日,巴彦高勒开河日期为3月5日。1995年在河段临近开河,冰凌已开始消融,出现上大下小现象显然不
黄河宁蒙段凌汛期径流量变化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