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马哲=唯物论+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3、唯物论=物质论+意识论+运动论+时空论4、辩证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几对范畴=(联系+发展)+(对立统一+质变量变+肯定否定)+(原因结果+现象本质+形式内容+限定可能+必然偶然)5、唯物史观=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唯物主义地解释社会的本质+结构+原因······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结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不是精神。物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判断“存在即是被感知”1、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的观点,他认为客观存在是主观感觉的产物,主观感觉是客观存在的根源。2、他完全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颠倒了根源和派生物的关系。3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存在是主观感觉的根源,主观冠绝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1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依赖于自然界。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离开自然界人类社会无法存在,人类社会实践无法进行。2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有意识指导但仍然是物质上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集中体现了人类的物质性。原命题错误时的说明理由模式:1解释原命题的含义2说明原命题错在哪里3说明本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什么。世界的结构本质:世界的本质:宇宙,自然,事物,物质,表象,感知····马克思主义把世界万事万物划分为物质和意识两大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a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c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a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世界b意识可以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c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人的生理机能。{脑力劳动身心状态“三调法”1调身:自然放松,舒适合理,脊背顺直——戒除姿态别扭2调息:深沉呼吸,吐空深腹,充氧充分——戒除呼吸浅促3调心:去除杂念,心理虚静,投入专注——戒除躁急烦怒效果:1不易疲劳2不损身心健康3工作效率高4最具创造性——换起灵感,创意,火花,顿悟。}世界的原因:神学认为是神2牛顿认为是上帝3爱因斯坦认为质和能的相互转换4黑格尔和马克思认为是矛盾。世界的规律:1牛顿强调万有引力规律2爱因斯坦强调质和能的转换的规律3另有人强调能量守恒定律4马克思主义强调a对立与统一规律b质变与量变规律c肯定与否定规律七、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包含着既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既斗争又统一,是世界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动力。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居主要地位,起支配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居次要地位,被支配的矛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主要矛盾规定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影响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九、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并以此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二者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有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个事物各有其特点,有其个性二者相互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B个性和特殊性也离不开共性和普遍性。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它是普遍性和特殊
马列完整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