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九歌》的情感结构与情感表达.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九歌的情感结构与情感表达
/ 北京一郝琳
关于《九歌的创作,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昔楚国南郡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
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
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故其文意不同,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朱熹的《楚辞集注》也写道:“蛮荆陋俗,词既鄙俚,而
起阴阳人鬼之间,又或不能无亵慢荒淫之杂。原既放逐,见而感之,故颇为更定其词,去其泰甚。”
可见,《九歌是屈原在楚国祭祀乐歌基础上注入自己情感改编而成的,在雍容华贵、庄严肃穆的
民间祭祀场面及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背后隐藏着诗人那颗充满渴望、痛楚而又动荡不安的心。
我们知道,创作者独特的情是构成作品情感结构的基础。九歌》的情感结构与诗作的吟咏内
容是直接相关的,屈原创作心态的复杂多变,造就了《九歌》或奇峰陡起、或蜿蜒往复的篇章组合。
第一种结构起于欢情又结于欢情,诗歌情感在昂扬的高调中平缓地向前涌动,有时稍稍转折。
这类诗歌以表达对神的崇敬和礼赞为主,少有或没有恋情的描述。诗人仿佛沉浸于祭祀典礼的隆
重、辉煌之中,整个身心都沐浴在神的光辉之下。《东皇太一》《云中君》《河伯》属于这一类。这
几首诗全由迎神巫者领唱,在动听的鼓乐歌吟声中,人们尽情欢唱神灵的快乐安康,整首诗格调明
快流畅。如《云中君,诗人以虔诚的热情赞美云神,从神华美的服饰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以及神
灵纵横四海、焱举云际的神异举止,歌颂之中充满着仰慕之情。结尾以“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古典丛谈
忡忡”淡淡收住,在光明朗畅中添些许惆怅。
第二种结构曲折多变、蜿蜒往复。这类诗歌主要抒发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所体现的情感表
现不再单纯明朗,转而变为曲折委婉、一咏三叹。与此相应,诗中采用了迎神巫者与饰神巫者相互
唱答的祭祀形式。属于此类的有大司命少司命等。
大司命摹画了一位掌握人类生死大权的天神。诗中极力渲染他非凡的气势:乘着黑色玄云,
以旋风和冷雨为先驱,高傲地宣称“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天兮在予”,还有他那神秘的举——“壹
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诗中还表现了祭祀者的复杂心绪:他们编织了桂枝,毕恭毕敬地迎神,
期望大司命的垂悯;当神离去时,他们满怀惆怅、忧心忡忡。结尾以温婉的笔墨,描写大司命对人
们的安慰,显出淡淡的人情暖意。这首诗内蕴非常丰富,传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对自我命运的关
切和忧虑。
同样,少司命》中对于嗣之神的渴慕,也反映出人类对繁衍后代的密切关注。诗人的情感出
入于对神灵的崇拜和歌颂普遍人情之间,大致经历了涨——跌——涨的过程。绿叶素华、缕缕芳
香中,少司命悄然降临,与企求子嗣的美女心意相通。这一节情调轻扬。然而,“人不言兮出不辞”,
古少司命又倏尔离去,让渴盼的美人心怀惆怅,诗至此猿啼,震撼人心。

丛一跌。接着,诗句转入幻想世界的描绘,人们仿佛看诗中也寄托了怀志不遇的悲哀和离别的苦闷。从

见少司命沐浴咸池,晒发阳阿,正等待着美人的到来。湘水之神到山鬼一转而为“变徵之声”,诗人的情
可人仙相隔,路途不通,失望的神灵不禁临风浩歌。感冲破了祭祀仪式的束缚,而袒露于

《九歌》的情感结构与情感表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