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三个基础最新(1)————————————————————————————————作者:————————————————————————————————日期: 夯实“三个基础”让山乡库区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西湖镇中小学素质教育典型材料西湖镇地处东港区西部,濒临日照水库,是一个典型的库区丘陵小镇,全镇现有1处初中、9处完全小学和2处教学点,中小学在校生2900余人。几年来,广大教干教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西湖教育精神,立足山乡、库区实际,创新思路,知难而进,自己动手,建设校园,为实施素质教育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坚持严、细、实、恒抓管理,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全市农村教育的典范、库区教育的楷模。一、从改变条件入手,夯实实施素质教育的硬件基础。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条件,受经济、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桎梏就在这两个基础条件上。西湖镇虽远离城区,穷山僻壤,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但在夯实这两个基础上,从镇党委、政府领导到教师自身,都非常的重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几年前,西湖镇大部分中小学校舍破旧、道路泥泞,设施设备陈旧,为彻底改变校容校貌,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设良好的基础条件,镇党委创新工作思路,在借力发展上做文章,通过内引外联、校企合作等有效措施,积极对外争引,累计投资近2000万元,改建校舍、添置教学设备等。截至目前,全镇13处各类学校中,有楼房的学校达到了7处,剩余6处学校均为新建平房,全镇校舍改造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整体状况走在了全市农村学校的前列,西湖镇由此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等三部门联合表彰为“山东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先进单位”。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全镇教干教师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不分中小学,一校有任务,大家齐上阵,能学校干的不等不靠,能自己干的不花钱干,谱写了一曲自己动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动人乐章。04年“五一”假期和暑假期间,西湖中学的老师们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开挖沟渠,起铺管道,平整路基,硬化路面。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投身劳动第一线,整个劳动过程中,除从建筑队上找几个师傅指导外,其余工作全部由教师自己完成。那时正值夏天,老师们顶烈日,踏泥泞,酷暑难耐,挥汗如雨,一个个晒得又红又黑,全身沾满了泥土灰浆,一双双手血泡摞血泡。但没有一个喊苦叫累,没有一个请假,都深怕失去这次意义深远、感人至深的劳动机会。05年3月,西湖中学校园美化绿化工程全面启动。经测算,需要美绿化面积达14000余平方米,按照市场价格最低需投入绿化资金七八十万元,这么大的数目,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我们迎难而上,自己规划、设计,自己施工,100多名教干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休息时间奋战近2个月,顺利完成美化绿化工程。整个过程中,没从社会上雇用一个劳动力,老师们平整校园14000余平方米,深挖栽树沟2000余米,挖土方近2400立方,植树3680棵,移栽花卉7600余株,老师们还自发开展为学校无偿捐树活动,共计捐树300余棵,价值超过万元。绿化校园的同时,还自己动手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我们特别注重教育性,西湖中学本着低价位、高品位、深寓意的思想,选取了部分奇石、异石,刻上反映办学特点和体现师生风貌的话语,点缀在道路旁、广场中、花园
夯实三个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