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抓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述职报告
2014年以来,在市委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和镇党委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动摇,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现述职如下:
一、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履职情况
(一)履职工作特色和特点
一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中,我带头履行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年初,组织制订了《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细化各单位、村和班子成员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并与各单位和村签订了责任状,把相关责任落实到人、到事。坚持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党建工作新动向、新问题,及时解决党建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工作调研制度。每个月不少于10天深入镇直单位、村和企业调研,指导督促各项党建责任落到实处。通过落实相关党建工作责任,我镇的党建工作在标准化建设上了新台阶。2014年完成了泗马、毓秀、思安、凤凰等村党建工作功能用房的升级改造,各村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和干部值班制度,镇直单位党组织结合各自职能,建立起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二是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在村“两委”换届前,对旺坡村、答涓村两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了集中整顿,按程序对村党组织负责人予以撤换。另外,对各村“两委”班子履职情况进行调研,按选好配强“两委”班子的要求,研究制订每个村的“两委”成员组成方案。在“两委”换届工作中,切实加强对选举方向的指导和引导,保证镇党委意向、党员群众信任的人选选上来。通过村“两委”换届,各村“两委”班子得到配全配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呈现新人多、结构优、本领强的特点,新当选“两委”成员50人,其中4人新当选村党组织书记,13人新当选村委会主任;高中以上学历96人,%;致富带头人91人,%。
三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稳定和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在镇层面推行“两住一访”工作机制,在农村党组织开展“三联三促”活动。我和镇党委一班人带头继续深化落实干部住镇值班、驻村调研、夜访农户的“两驻(住)一访”制度,进村入户掌握民情、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今年以来,全镇23个驻村工作组共扶持引导10个产业化项目,推进了5项中心工作,为群众办理各种实事好事970件,调解各种纠纷230多起,解决各种问题1300多个,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村级党组织中,广泛开展“联学革命精神,促党员坚定信念;联建龙头产业,促百姓致富发展;联动驻村干部,促村风文明和谐
”的“三联三促”活动。年内,全镇共开展革命传统教育9批次,培训党员群众1100多人次。通过建立“党总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联建模式,大力发展蔬菜种植、规模养殖等优势产业,辐射带动2300多户群众发展种养业,助农民人均增收300多元。通过创新服务载体,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
四是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党员队伍的战斗力。我始终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年内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来抓紧抓实,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首先,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学习。全镇32个党组织集中学习了448次。通过学习,党员增强了宗旨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其次,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认真对照“四面镜子”查摆问题,聚焦反对“四风”,促使文山会海、公款送礼、庸懒散慢等一大批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改。再次,认真落实整改。选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慢、圩镇“六乱”现象突出、通市区公交车长期没法开通三个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反响较大的典型事例进行集中“会诊”,要求班子成员主动认领责任,限期整改。目前,这几个突出问题都得到有效整改,群众给予中肯的评价。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干部的政治素质得到了提高,服务意识得到增强,破解发展难题能力得到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存在重经济建设、轻党建工作情况。虽然认识到党建工作是自己的
“责任田”,但到经济发展任务重时,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指标的完成上。特别是对部分中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党建工作思考、指导就自然有所不到位。如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只着眼于项目建设,关心的是龙头企业发展、资金到位、土地流转等问题,而不能从加强党建来推动产业发展作出更深入的思考和部署。
二是新常态下党建创新不足。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多数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只注重形式,而没有注重效果,只追求形式上完成“三会一课”的要求,满足每周、每月固定的会议式培训,没有真正发挥好“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没有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解决基层党建工作方面遇到的困难方面。没能真正做到以
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