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小儿垂钓》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关中心小学郑素文教学目标: 1、认识“蓬、侧、苔、借”4个生字。 2、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挂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 2、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 二、小组台作、自主识字 1、瞧,它们还带来了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蓬、侧、苔、惜”。) 2、你们认识吗?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看谁读得准。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3、读完了,拿出字卡在小组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认认吧。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交流反馈: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2)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3)游戏:送小鱼回家。如果能读准小鱼身上写的生字,你就能帮它重新回到家。谁来帮帮它?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评:你们读得真准!瞧,蹦跳的鱼儿又回到了水里。三、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呀?(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 2、对,他在钓鱼。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那我们一起读读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板书: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 3、教师配乐范读。 4、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自己读读,比一比谁能把字读准,把诗读流利!生自由读诗。 5、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把这首诗也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诗。 6、反馈: (1)指名读诗并请其他同学评读,纠正读音。(2)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诗。(3)齐读古诗。四、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我带你们再去看看那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吧。你们看!(出示第1句诗的情境图) 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 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示诗的第1句)教师范读诗的第1句。 5、这个小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师评读:这儿草木茂盛,真是个钓鱼的好地方。谁还想读?指名读。师评读:对呀。他在那儿专心学钓鱼呢。读得好! 6、你们都想读呀?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自由练读。 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句。(1)指名看图表演读。(2)男女生赛读。(3)齐读。 8、师生互动表演。(1)创设情境。师(配乐动情地描述):小孩在河边一动不动坐了很久,唉! 还没钓到一条鱼。他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条小鱼慢慢游过来了,眼看就要上钩了,

古诗《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1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9-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