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面临的困境及对策.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摘要:本文阐述了开发类科研院所的基本特征与性质,分析了目前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与自主创新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分析当前开发类科研机构转制体制的弊端,探讨了改善创新外部环境等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建议。提出促进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对策建议,为保障我国科研院所科研体系的稳定性、提高其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团队建设产业化一、序言科研院所是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幕,从1986年开始逐步削减事业费,到1991年事业费减拨基本到位,科技体制改革分阶段、有步骤地展开;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对科研机构进行分类改革,根据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全面推进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通过转为企业或进入企业等方式实行企业化转制,按照不同机制促进科研机构发展,到2010年,中央和地方共有1300多家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完成企业工商登记,转制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我国的科研院所改革在步履蹒跚中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二、开发类科研院所存在的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科研体制的改革政策配套不完善、政策落实困难,以及科研机构自身缺乏发展资金等原因,前期的改革并没有触及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层次变革,还没有把开发类科研机构真正推向市场,所以科技与市场、科技与企业相脱离这个根本性问题依然存在。与高等院校和公益类科研院所相比,开发类科研院所发展明显迟缓滞后,无论是在科研成果、人才队伍和财政投入方面都与我国科技创新的建设不相适应,在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传统体制转入市场化运营后,由于现行体制严重背离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发类科研院所缺乏清晰的发展思路,落后的体制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阻碍了院所的发展,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其次,科研人员严重流失,缺乏优秀人才,导致科研院所高级人才面临严重断层,使开发类科研院所的发展缺乏内在驱动力。同时,非常缺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直接导致市场经营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差,技术资源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再次,发展战略定位不清,在产业与科研之间举棋不定。开发类科研院所应转变观念,探索与公益类科研院所不同的发展道路,立足产业,面向市场,整合有限的科研资源,在产业与市场中寻找自己的方向,使科研能与产业和谐共舞,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推动院所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依赖和需要日趋加大以及科技自身发展的需要,现行的行政事业体制与相应的运行机制已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已成为制约开发类科研机构自身发展的瓶颈。因此,深化院所体制改革已是迫在眉睫,时不我待。三、开发类科研院所发展的具体措施开发类科研院所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应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市场经济与自身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既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又能体现和发挥自身特点及优势的新型科技体制。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新型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一)立足实际,科学制定院所运行机制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发类科研院所由于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必须具有等不得的危机意识、靠不得的责任意识、闲不住的奉献意识,深刻分析自身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准确定位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尽快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体制,通过开展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全方位的友好发展环境,为院所发展积极争取资源和机遇。 、技术的积累下,具备在市场中独立生存的能力,应该以国家倡导的科研产业化为契机,组建由院所职工及社会风投资本等多家资本组成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研究院资本化、产业化进程,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使自身不仅具有研发能力,而且能迅速将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靠自身优势谋求发展。在进行企业化转制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资产评估、明晰产权,加快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而且尽可能明晰到自然人,对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管理者应与投资者、科研院所法人主体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其次,加快建立起“产权

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9-09-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