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报告.doc:..重庆交通大学信息学院课程设计报告班级: 2011级通信工程2班姓名: 何国焕学号: 631106040204设计项目名称:基丁AFM系统的公交车多功能终端的设计实验所属课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实验室曲心): 软件与通信实验中心设计完成时间:2014年6月26一、 系统设计要求 1二、 设计思路分析 11、 电了收费功能 21・3系统实现 22、 GPS定位和报站功能 53、 测定车速 10三、 调试过程 12四、 测试结果 15五、 总结与心得 151总结 152心得体会 16展望 17六、 参考书目 18教师评阅:□设计思路正确;□结果正确可信;□设计成果符合要求;□设计报告规范;□设计过程原始记录(设计流程图等)符合要求;□设计分析总结全面;一、 系统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基于ARM系统的公交车多功能终端,使其具备电子收费、报站、GPS定位、测定车速等功能。二、 设计思路分析基于ARM的智能公交车载终端是智能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系统的信息终端,负责信息的接收和发布,在系统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设计介绍了一款以ARM处理器为主控的智能车载终端的设计方法,包括终端总体方案设计、硕件电路设计、软件代码编写、整机调试等内容。文章在总体设计屮捉出了终端的功能要求,并针对功能要求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在硬件设计中给出了具体的硬件设计原理图,并就硬件选型、原理图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软件设计屮给出了终端主要软件设计的程序流程图,并对程序设计思路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最后对终端硕件、软件的联合调试过程进行了介绍,理论上能实现题目对终端的要求。前面已经提到,智能公交车载终端是一款专为公交系统设计的,运行在公交车辆上的嵌入式终端产品。⑴公交车载终端一次次的改进和升级,经历了从手动到自动,从简单的到站语音播报到广告、咅乐等多种功能的添加,从单一的语音播放功能到调度、电子收费、定位及限速等多项功能的融合,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终端的体积也从原来的庞大臃肿变得越来越小巧,界而也变得越来越美观,操作也更加的人性化。车载终端发展至今,性能和服务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功能也口益完善。该课程设计一款多功能智能公交车载终端。1、,收费一般使用IC卡智能收费系统。使用IC卡首先是便利,其次是快捷,第三是有利于减少现金流通。IC卡智能收费系统的应用大大推动了非接触式TC卡的发展。⑵从TC卡的雏形开始形成,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联合为IC卡及相关技术制订了国际标准和规范,推动了IC卡的发展,国外己有众多实力强的公司来生产IC卡。中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公交智能收费屮的IC卡操作方便,可靠性更高,寿命更长,发展潜力巨大。公交TC卡读写器以射频识别技术为核心,读写器内主要使用了1片Mifare卡专用的读写处理芯片--MMM微模块,单片机采用89C51O⑶程序主要包括IC卡读写操作程序、时钟程序、显示程序、存储器读写程序和通信程序等。在显示电路屮,用P1口的捉供时钟信号、串行数据和使能信号,单片机与24C64共同作用存储信息。在读写器中,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主要出TC232來实现。读写器中,系统屮程序主要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1・2预期达到的指标1、 把卡放读写器一定范围内,能按照设定好的值进行扣除费用;2、 多张卡在一起时,读写器能读岀其屮一张卡的数据进行扣费;3、 读写器能与上位机进行通信。,环节较多,因此,公交非接触IC卡的读写器至少应包扌舌公交售卡机、公交车载机和公交制卡机三个读写器。主要介绍公交车载机读写器的设计,它主要由MMM微模块、单片机、显示、存储器、时钟电路和监控电路以及与PC机通信的TC232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等部分组成。读写器是放在收费现场的,这种读写器的软件在编写时,只允许用户读卡片,并具有自动收费的功能。木设计以射频技术为基础,通过单片机编程來控制MFRC500进行读写卡的操作,并把卡屮的信息与当前时钟信息一同存入存储器屮,显示模块显示出卡的扣除费用信息等,蜂鸣器在操作-正确时鸣叫。DS1232是监控芯片,它能防止程序跑飞。在存储器所存信息满了之后,就通过TC232与上位机连接,把信息发送到PC机。单片机程序包括以卜•几个部分:读写卡程序、数据存储程序、与上位机的中断通讯程序、显示驱动程序、时钟生成程序、看门狗程序、蜂鸣器报警程序。单片机采用89C51oP1口与串行器件24C64和显示、报警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