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透业务学习.doc泌尿外科业务学习日期2015-3-27主持者张蓉主讲者谈娟出席者:传阅者:内容:腹膜透析及护理一:概念腹膜透析(PD)简称腹透,是利用人体内腹膜作为自然半透膜,输入透析液,使体内潴留的水、电解质与代谢废物或毒物扩散到入腹腔,而透析液中的某些物质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以补充体内的需要,如此反复更换腹透液,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的目的。其方法包括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间歇性腹膜透析(IPD)、持续循环式腹膜透析。二: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但有腹膜广泛粘连或纤维化、弥漫性腹腔感染时不宜做。三:优点与优势1、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泛,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在基层医院也可进行。病人可以在家中自己进行,基本不影响工作,携带方便。且不需要全身应用抗凝血药,腹腔内用肝素量较少且不易被吸收,不增加出血危险,适用于有出血倾向的透析患者。2、无体外循环,无血流动力学改变,透析平稳,避免了血容量急剧减低引起的低血压,无失衡综合征,故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伴循环不稳定的患者,安全性较大。保护残余肾功能有较多的研究表明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速度明显低于比血液透析的患者。而残余肾功能对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期均是非常重要的。3、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较血液透析好,对贫血及神经病变的改善优于血液透析。4、腹透的优势包括可延缓RRF的丢失,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避免因血透而作血管穿刺和插管引起菌血症的危险,减少输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等。四:透析前准备1、腹腔插管:常用双克夫Tenchoff直管,以耻骨联合上缘作为基准位置,水平向上左旁正中8-9cm处作为置管点。腹透置管后尽可能的两周后才透析,两周内可采用卧位、低容量(小于1500ml)间歇性腹透。若置管后长时间不透析,应定期行腹腔冲洗。2、病人准备:排空膀胱,情绪稳定,了解腹透的注意事项。五:透析步骤1、准备清洁工作台;准备所需物品:双联双袋系统,口罩,碘液微型帽,蓝夹子。戴口罩并清洁双手,打开外袋,取出双联双袋系统,检查拉口环、管路、出口塞和透析液袋是否完好无损;取出身上的短管确保短管处于关闭状态;称量新鲜腹透液并做好记录。2、连接拉开接口拉环;取下短管上的碘液微型帽;迅速将双联双袋系统与短管相连,连接时应将短管朝下,旋拧双联双袋系统至于电管完全密合。3、引流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将腹透液袋的绿色出口塞折断;悬挂透析液袋;将引流袋放低位;同时观察引流液是否浑浊;引流完毕后关闭短管。4、冲洗移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观察透析液流入引流袋;5秒后再用蓝夹子夹住引流管路。5、灌注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开始灌注;灌注完毕后关闭短管;再用一个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 6、分离撕开碘液微型帽的外包装;检查帽盖内海面是否浸润碘液;将短管与双联双袋系统分离;将短管朝下、旋拧碘液微型盖盖至完全密合;称量透出液并作好记录;丢弃使用过的物品。六:透析注意事项1、透析前房间以紫外线照射30分钟,每日2次;用消毒液擦拭病人的床、桌等用物、及墙壁、地面;更换病人床单、衣服、每日1次;还应注意房间通风换气,门前放置来苏水脚垫。2、透析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透析液注入管应采用密闭式每日换管一次。 3、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透出液的颜色和澄清度,定期送检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4、观察病人体温
腹透业务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