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风韵之济源简介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原”,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原属新乡地区,后划归焦作,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副地级城市),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5个试点城市之一。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 2010年12月5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济源调研时明确要求“要把济源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济源市总面积1931平方千米,,。截止2010年6月,济源市城区建成区面积为41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32万。现济源市城市行政级别为副地级市,市委、市政府官员机构均按正厅级配置,是河南省的准地级城市。济源市人民政府、中共济源市委员会、济源市人大常委会、济源市政协驻地:济源市沁园街道办事处沁园中路1号,驻地邮编: 济源市中级人民法院驻地:济源市沁园街道办事处黄河大道中段(黄河大道与汤帝街交叉口西北角),驻地邮编: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济源分院驻地:济源市沁园街道办事处黄河大道东段(黄河大道与与公路交叉口西北角),驻地邮编: 济源市现任市委书记:赵素萍济源市现任市长:何雄电话区号:0391车牌号:豫U代码:拼音:JǐyuánShì编辑本段城市名片济源市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愚公故里●济水之源●夏朝故都●华夏百家姓重要姓氏起源地之一●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全国首批八大篮球城之一●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节水城市市树市花市树:国槐市花:紫薇编辑本段邮政编码沁园支局(沁园区沁园路中段) 宣化支局(济水区宣化街中段) 亚桥支局(玉泉区济水大道东段) 北海支局(北海区北海大道中段) 天坛支局(天坛区济水大道西段) 轵城支局(轵城镇西轵城村) 思礼支局(思礼镇思礼村) 承留支局(承留镇承留村) 小寨支局(承留镇小寨村) 李八庄支局(承留镇李八庄村) 克井支局(克井镇马寺街) 五龙口支局(五龙口镇辛庄村) 尚庄支局(五龙口镇尚庄村) 王屋支局(王屋镇王屋街) 邵原支局(邵原镇邵原村) 下冶支局(下冶镇下冶村)(投递范围包括下冶镇和大峪镇西部) 坡头支局(坡头镇坡头村) 蓼坞支局(坡头镇蓼坞村)(投递范围包括坡头镇蓼坞村和大峪镇西部) 梨林支局(梨林镇梨林村)编辑本段历史沿革济源市历史悠久,夏朝故都,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迁都原,即今济源市区西北部火车站一带。商代济源一带有向国、召国。西周、东周时期,济源一带有原、樊、向、苏、单等诸侯国。春秋战国济源一带先属郑国,后属晋国,再后属韩、魏。秦代(前221-前206)济源境内设轵县。一说属三川郡,一说属河内郡。汉代(前206-220)济源境内设轵县、波县(今裴城一带)、沁水县(今王寨一带)。三国时代(220-280) 济源境内设有轵县、沁水县,属魏国河内郡。西晋(281-316)时济源境内有轵、沁水二县,属河内郡。东晋(317-420)时期,
河南风韵之济源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