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导论 结课论文题目:人因工程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姓名:洪悦枫学号:201103904班级: 车辆工程 1103 班二零一二年 五月 十三日人因工程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摘要:人因工程是工业工程的一部分,它 是一门将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管理学以及各种工程学知识与方法相结合 ,探讨人、工作和生活彼此关系的新领域,它的主要功能在于研究如何设计一个最适合人的生活及工作的新环境。欧美各国,大都将人因工程学归于工业工程研究的范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可以在工业化,以及公众生活品质的提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人因工程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正文一、人因工程的发展史主要分为 4 个阶段:萌芽时期(20 世纪以前)兴起时期(1910-1940 年)成长时期(1940-1980 年)发展时期(1980 以后)(一): 萌芽时期人因工程的发展与人类的技术发展息息相关 ,由考古学的研究可知,在石器时代原始人已经开始发展简单的手工具、器皿 ,以扩展人的能力。为了便利使用 ,工具与器皿的设计与制造不断地改进 ,虽然当时所有的改善与设计皆以试误(Trial and Error)方式进行,并非经过严谨的设计与考虑步骤 ,但是其成效仍然非常惊人,在二、三千年之前,人类已在埃及、印度、中国具有非凡的成就。所以当人开始制造简单工具的时代 ,可以说人因工程就已发迹。然而由于人因工程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较严谨的说法,乃起源于1800年代末期和1900年代初期的工业革命时期。 这一阶段以机器为中心,主要研究人如何适应机器(包括环境等因素),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事故。1898年,现代管理学的先驱泰勒进入伯里恒钢铁公司后,对铲煤和矿石的工具——铁铣进行了研究,他用装煤重量分别为 5Kg、10Kg、17Kg、20Kg 的四种铁铣作实验,找到了铁铣的最佳设计和每次铲煤或矿石的最适重量,即10Kg。同时,泰勒还进行操作方法的研究,剔除多余的不合理动作,指点最省力高效的操作方法和相应的工时定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1900年代之初,美国的 Gilbreth 夫妇开始致力于动作研究 (motion study)和工厂管理(shop management)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被视为人因工程的先驱。他俩的研究包括技术性工作的绩效、疲劳以及残障者的工作站和装备等。Gilbreth 夫妇认为,要取得作业的高效率,以实现高工资与低劳动成本相结合的目的,就必须做到:第一,要规定明确的高标准的作业量 ——对企业所有员工,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规定其任务;这个任务必须是明确的、详细的、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他们主张,在一个组织完备的企业里,作业任务的难度应当达到非第一流工人不能完成的地步。第二,要有标准的作业条件 ——要对每个工人提供标准的作业条件 (从操作方法到材料、工具、设备 ),以保证他能够完成标准的作业量。第三,完成任务者付给高工资 ——如果工人完成了给他规定的标准作业量,就应付给他高工资。第四,完不成任务者要承担损失 ——如果工人不能完成给他规定的标准作业量,他迟早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上述内容是指要科学地规定作业标准和作业条件,实行刺激性的工资制度。其中,作业标准和作业条件必须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才能确定下来,而这种刺激性的工资制度,也就是差别计件工资制。
工业工程导论结课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