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初,为了全力备战达喀尔拉力赛,再次代表中国国产汽车和中国车手参赛的帕拉丁车队从上海出发,前往集训地点进行第二次赛前适应性训练。随着2005年第27届达喀尔拉力赛的临近,郑州日产帕拉丁车队的准备情况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在车队领队胡学军的带领下,三位参赛车手已经陆续抵达训练地点,并于8日在法国圣路举行了车队赛前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两辆编号分别为366、367的帕拉丁赛车和车手周勇、徐浪,以及他们的领航一同亮相发布会,至此,帕拉丁红色军团的备战进入最后阶段。自1979年起,达喀尔拉力赛已经连续举行了26届,每届比赛赛程大都超过1万公里,多半部分是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中进行,车手们要经过砂石、沙漠、泥泞、公路、草原、农田等各种路段,更要经受高温、沙暴的残酷考验,甚至不得不依靠GPS寻找前进的方向,每天跋涉一两千公里。因此,达喀尔拉力赛堪称人类向自然界挑战的最高典范,它的艰巨程度超过了其他的任何比赛。对于喜欢赛车运动的人而言,它永远具有一股令人心驰神往的神秘吸引力。挑战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和艰难的达喀尔拉力赛,更多是在挑战参赛车手的精神意志。亲身体验这项比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无疑是一种至高的荣耀和梦想。2004年,郑州日产量产PALADIN,首次代表国产汽车出征达喀尔,在仅仅经过必要的安全性能改装的情况下,征服了11000多公里的艰苦赛程,开创了中国汽车运动的历史。而全程没有更换一颗螺丝钉的记录,更是创造了汽车运动的一个奇迹。在2004年达喀尔拉力赛成功的基础上,郑州日产再接再厉,为进一步推广中国汽车运动,宣传达喀尔拉力赛这项伟大赛事的体育精神,为中国的赛车事业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努力造就更多的赛车人才;并为今后的中国汽车运动积累参加国际大赛经验、以及车辆改装、维修经验和车队管理经验。郑州日产在2004年成功的基础上,再次向这项赛事发出挑战。从8月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2005年达喀尔拉力赛帕拉丁车队车手选拔活动,在近千名车手中,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全国各省市和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推荐的20余位赛车精英相会在绿城郑州,进行了体能测试、技能测试、心理测试、语言测试,经过日方专家筱塚·健次郎、法方专家多士德·安德烈的评审,四位勇士---李继程、徐浪、周勇、姚金东---脱颖而出,成为PALADIN车队征战2005年第27届达喀尔拉力赛的预备车手人选。为充分考察四位车手的综合能力,提高竞赛水平,在郑州日产的安排下,四位预备车手于10月中旬远赴欧洲和非洲,接受赛车运动专项系统训练。在为期半个月的训练中,四位车手深入非洲沙漠,在教练的指导下,针对达喀尔拉力赛的比赛特点,对比赛环境、路况进行了适应性训练,同时,在不同的路况、天气情况下的汽车驾驶技术、汽车故障排除以及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都进行了针对性训练。沙漠的高温高热和干燥气候,以及早晚较大的温差,包括饮食习惯、野外生存训练等对四位车手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四位预备车手对比赛的艰苦性、复杂程度有了深刻的认识。根据他们在训练中的综合表现,通过教练对其驾驶技术、心理素质、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评定,最终徐浪和周勇因其出色的表现获得最终参赛资格。与卢宁军一同代表郑州日产帕拉丁车队再战达喀尔。2004年帕拉丁车队在达喀尔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人们对这
帕拉丁赛车亮相欧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