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当今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霍乱防治手册》(卫生部疾控司1999年版)和安徽省及合肥市相关文件要求,制定本预案。、快速、有效的应对霍乱疫情,确保一旦发现霍乱重大突发疫情或流行时,能迅速查清危险因素和成因,并及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迅速控制和扑灭。、危害程度、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疫情分为三级:重大疫情(Ⅰ级)、较大疫情(Ⅱ级)、一般疫情事件(Ⅲ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进行预警。具体分级标准如下:,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及以上市,有扩散趋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区);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3监测、,中心设立的肠道门诊对就诊的腹泻病人进行监测。肠道门诊于每年的5月1日—10月31日开诊。开诊期间,应配制好C-B转送培养基或相应的细菌保存液,对腹泻病人做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对病人详细登记。密切监测肠道传染病发病动态及流行特征,及时发现暴发疫情,分析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及早、有效控制疫情。、就近的原则及时隔离治疗,并将采集的病人标本在规定时限内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确诊、临床、疑似)时,立即报告防保科医生,保科医生在2小时内网络直报,如无网报条件,立即电话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以传真方式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无网报单位的报告卡后,在2小时内进行网报,并向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落实报告责任人,负责单位内疫情的核实、报告和管理。各学校、较大的企业、以及建筑工地,指定相应人员搜索、报告传染病疫情,一旦发现疑似病人或暴发疫情时,立即将病人送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同时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协助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处理。4应急响应凡发生霍乱暴发流行,或既往无疫情的地区发生本地感染的霍乱病例时,根据《合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本预案规定的级别进行应急响应。,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建指挥部,并派出应急小分队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亦派出应急小分队负责参与现场处置。,由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指挥部,并派出应急小分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亦派出应急小分队参与现场处置。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负责技术指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现场处置,启动各个组织(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处置组即流行病学调查组、疫情信息组包括健康教育、检验检测组和后勤保障组等)。
霍乱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