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巧yohOI 眼1oalsc ien c。 2小)(2):319 一323
幼儿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关系研究‘
王雨晴1 陈英和”2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西安,71 00 62) (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 0875)
摘要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幼儿园5 个班98 名幼儿为被试,使用以表悄为线索的社会知觉任务、经典的意外内容和怠外地点任
、拼图任务渊最了其元认知各个成份;同时,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语言分量
表侧量了语言能力。分析结果表明:(1)3一5 岁幼儿的心理理论与元认知策略有较高的相关。(2)心理理论的社会认知成份可
以预测元认知各个方面的发展。(3) 在3一5 岁幼儿心理理论两成份中,社会知觉成份与元认知知识关系密切;社会认知成份与
元认知监控之间的关系密切,特别是与元认知的策略知识关系密切。
关健调: 心理理论元认知幼儿
又有研究数据表明,4 一6 岁儿童的心理理论操作水
1 前言
平可以预测其 1 年半以后的元认知知识t,] ,这说明
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研究者都关注儿童对心理从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角度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特
现象的知识和认知的发展。K are n Ba rt sc h 认为心理点应具有相互补充的意义。
理论是后来元认知发展的基础,只不过心理理论强 T ager一Flusbe限& Sullian 提出心理理论模型
调日常真实生活中社会情绪的互动,而元认知则主的概念,认为心理理论包括社会知觉成份和社会认
要关注“冷认知”和学术任务[l1 。实际上,大多数心知成份,在社会知识或者智力的知觉和认知成份之
理学家可能会认为元认知和心理理论有相似性,这间有重要的区别t81 。隋晓爽、苏彦捷对心理理论两
种同义的感觉在心理理论发展的文献中通过使用成份模型做了进一步的验证[9] 。在本研究中,采用
“元表征”而得到进一步说明[z1 。有关神经生理研究该模型结构来测量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在元认知
表明,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加工脑区可能都在前额的测量方面,本研究参照sper hng 等的设计范式[’] ,
叶皮质[3·4]。根据中国儿童的特点,设计了卡片分类任务和拼图
虽然有这些相同的普遍性和联系性,但是大多任务来测量儿童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
数关于心理理论的文章都没有提及元认知的发展领知监控能力。近年有很多研究表明,语言能力和通
域,同时,大多数关于元认知发展的文章也没有涉及过错误信念任务的能力相关[‘“一1幻,所以在研究中也
到心理理论领域的研究[3] 。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以测量了儿童的语言能力。
婴儿和年幼儿童为对象,考察儿童关于基本心理状总之,本研究以3 至 5 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通
态- 一一愿望、知觉、信念、知识、思维、意图、感受等过对心理理论元认知各个成份的考察,拟探索幼儿
—的原始知识,研究者试图了解儿童心理状态发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发展关系,进一步揭示心理理
生和儿童理解这些不同的心理状态的关键年龄阶论和元认知的本质关系。
段,以及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输人、输出及其如何影响
行为的知识的理解和使用;相对而言,有关元
幼儿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关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