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的思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09—14班朱晓明《新医改方案》初步浏览一下,总的感觉太长,不得要领似的,空话太多了,有浓浓的八股文遗风。虽然让民众等的太久了,不管咋的,总算有个时间表了,还是值得庆幸的。但细想起来,执行时还会有许多问题与麻烦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口子开得太大,是很难愈合的。新医改方案留下三大模糊点一、收支两条线。新医改方案要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探索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同时实行管办分开,这两条道路只能越走分歧越大。管办分开是要让卫生行政部门承担行业管理者的职能,并非所有者的职能。而试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肯定还是卫生部门来做这件事儿,如此一来,就又把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职能合而为一了,难以达到医改的目的。二、基本药物制度。新医改方案主张“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由中央统一制定和发布基本药物目录。设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原则是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等。基本药物制度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取决于医院使用的环节上。在目前公立医院药价实行“顺做加价15%”的大背景下,医院更倾向于采购和使用比基本药物价格高的非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制度形同虚设,老百姓看病越来越贵。三、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主辅关系。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新医改方案强调“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导,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可是,究竟应该“补充”到什么程度,新方案中没有明确。这说明新方案忽略了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领域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有歧视民办医疗机构的含义在里面。我们应该反对医疗机构进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分类。我们应该让所有具备准入资格的医疗机构都来参与医疗市场竞争,由政府通过购买的方式,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价廉、便捷的服务。新医改的七大亮点【亮点1】个人自付比例降低,继续缓解看病贵在报销比例方面,今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比去年的120元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今年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医疗救助范围将扩大,且在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方面,以省(区、市)为单位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水平的试点。【亮点2】基本药物基层全覆盖,引导患者向下沉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建立和规范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实现量价挂钩、“招采合一”、“双信封”招标。建立完善基本药物指导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事、分配、绩效等体制机制改革,实行竞聘上岗、兑现绩效工资,安置分流未聘人员。在过去几十年,我们在发展中忽略了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建设中很多都是放在高层次的,不论是资金流向还是病人流向越来越往上,所以需要一段时间来重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改革结合起来,更有针对性,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机制上的整体改革,引导资源下沉,患者也流向基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亮点3】充实基层医疗力量,培育患者信任度我国将在前两年支持建设的基础上再支持300所以上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下同)、1000所以上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3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
新医改的思考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