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浪之歌(纪伯伦).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浪之歌纪伯伦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1931)。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群山秀美风光赋与他艺术的灵感。十二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预习检测炽热()祷词()执拗()俊俏()衷情()馈赠()憔悴()真谛()天穹()翱翔()长吁短叹()chìdǎoniùqiàozhōngkuìcuìdìqióngáoxū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赠送(礼品)。酷肖:海誓山盟:长吁短叹:纹丝不动:酷似。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一点儿也不动。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听读,体悟诗的感情基调舒缓的节奏,深情的语气,深情激昂的感觉。2、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5~7节: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文章的层次结构讨论:海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在这首散文诗里,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着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博爱者的形象。除具有人的特点,能借以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外,还具有浪的特点。如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情感的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的举动等等。

浪之歌(纪伯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2.25 MB
  • 时间2019-09-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