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蒲松龄
2012级社保班
张诗雯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曾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马瑞芳称他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科举之路
蒲松龄19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今山东省-淄川区---济南市),三试第一,成了秀才。录取蒲松龄的是山东学政施闰章。他非常欣赏蒲松龄的文章,拿起笔来就写批语,说蒲松龄的文章“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接着又写了八个字的评语:“观书如月,运笔如风”。“观书如月”。
三试第一后,蒲松龄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直到72岁,仍只是个贡生。
康熙二十六年,秋,应乡试,因“越幅”被黜。
康熙二十九年,秋,应乡试,又因犯规被黜。
聊斋聊斋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在书斋中,蒲松龄设一茶棚,专门询问一些奇闻异事,然后把听来的这些事情加工润色之后记录下来。“志”便产生了(记录),“异”当然就是旨在说明自己所记录的事情都是奇闻异事。“聊斋志异”便由此而生。
《聊斋志异》的创作,前后历四十余年之久,贯串了蒲松龄的大半生。《聊斋志异》属志怪传奇类小说,凡四百九十余篇,绝大多数是狐鬼花妖精魅的故事,以及一些奇闻异事。
聊斋志异
从题材内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续黄粱》《窦氏》等;
第二类: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等;
第三类: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如《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
第四类: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如《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
第五类: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如《种梨》《画皮》《崂山道士》《瞳人语》《狼》(三则)等。
聊斋中的
狐
狐女的传说自古有之,最早的可溯及到大禹的妻子、夏启的母亲——涂山氏。涂山以下而声名显赫者,当属妲己无疑,不过与涂山氏的正面形象相比,这却是一反面的狐女典型,也是狐女被钉在千古红颜祸水的柱上。
但事实上,三代而下,文人而有意为狐作传的不多,这不多的人中清朝的聊斋先生当是一个独特而闪光的存在。
《聊斋志异》里的狐女异常饱满而且形象鲜明。
娇娜
莲香
红玉
婴宁
娇娜
娇娜,“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正面描写还嫌不够,又用了侧面描写:“生望见颜色,呻吟顿望,精神为之一爽。”
娇娜为救孔生不顾女子的体面矜持, 毅然以“舌度红丸入”生之口,又“接吻而呵之”
莲香
“觌面殊非,年仅十五六,禅袖垂髫,风流香曼,行步之间若还若往。”
“倾国之姝”的莲香在一个晚上敲开了书生的门, 书生“启门延入”, 惊艳之下结为情好,后书生为鬼李所伤,是莲香十日夜相傍榻旁,为其疗伤。书生不纳莲香忠言,及至羸卧空斋,又是莲香施仙术为其治愈使其“精神焕发”。
红玉
“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见东馆女自墙上来窥,视之,美;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去。固请之,乃共寝处。”红玉后被生父骂走,却助生娶得美妇。当生几近家破人亡,“悲怛欲死、辗转空床,几无生路”之际,是红玉“剪莽拥彗,类男子操作”,“出金治织具,租田数十亩,雇佣耕作。荷鑱诛茅,牵萝补屋,日以为常”,直助生“人烟腾茂,类素封家”。
聊斋志异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