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循环是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通过血
液循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带走二氧化碳和代
谢废物,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血液循环一旦发生障碍,则将引起各器官代谢
紊乱、功能失调和形态改变。
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
(1)血管内成分逸出血管外
水肿、积液、出血
(2)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异常
充血、淤血、缺血
(3)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
血栓、栓塞、梗死
第一节充血和瘀血
概念: 器官和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一、充血(hyperemia)
器官或组织内由于动脉血输入增多而发生的充
血,也称为动脉性充血或称主动性充血。
(一)常见的充血类型:
:
饭后的胃肠道,嗜睡
运动状态的骨骼肌
妊娠时的子宫
情绪激动时的面红耳赤等
:
炎性充血(早期):结膜炎,疖。
减压后充血:扎止血带,放腹水、拔火罐。
侧支性充血:缺血周围吻合支动脉开放充血。
(二)病理变化:
肉眼:大—组织肿胀、体积增大
红—颜色鲜红(RBC↑氧合Hb↑)
热—代谢增强,温度↑
镜下:
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量↑
(三)结局:
多为暂时性,原因去除,即可恢复。
有利:O2↑、代谢↑抵抗力↑,加速损伤的修复。
不利:脑膜血管充血→头痛、头晕→脑溢血
(高血压病人,动脉硬化)。
二、瘀血(congestion)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使血液
於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导致血量增加,称淤
血,也称为静脉性充血,或被动性充血。
淤血较动脉性充血常见,均为病理性。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