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对比研究.ppt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对比研究
陈圳 20114339
蔡传伦 20114341
钱小路 20114348
背景介绍
饮用水水质与人体健康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和发展
对比国内外标准差距的反思
水质及水质标准的概念
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

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water quality standard)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水中污染物或其他物质的最大容许浓度或最小容许浓度所作的规定。
背景介绍

水质标准的类别
污水
排放标准
饮用水
水质标准
流域
排放标准
地表水
水质标准
行业
排放标准
世界范围内水质指标的重点
达标排放的基础
综合性标准
水源地
居民区
工业区等
工业
农业
渔业等

饮用水水质与人体健康

水中化学物质
微量元素
有机物
放射性物质
消毒剂及其副产品
水质与地方病
水俣病(有机水银污染)
克山病(水中缺硒)
骨痛病(镉污染)
细菌
病毒
治病原生动物
寄生虫
蠕虫
水中的微生物
饮用水水质与人体健康

水俣病事件 1953 -1956年 

很难以想象妇女怀中
所抱的其实是个大人
饮用水水质与人体健康

痛痛病 1931年
痛痛病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和发展

1)对水质要求的几个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重金属为主的一般有毒有害物质,曾是重点关注的危害健康的污染物;
到了60年代,有机物特别是微量有机物的大量检出,使人们对水质的要求和控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70年代,美国及荷兰的研究人员发现,水加氯后产生一系列氯的副产物;
进入80 年代,已在水中发现2221 种微量有机物,其中有的是致癌或可疑致癌物质;
当前,国际上对水质较关注的主要是激素、抗生素和藻毒素,而微生物已成为当前对健康风险更大的污染物。
(2)我国水质标准发展历程
上海是我国最早制定地方性饮用水标准的城市之一,于1928年10月修订公布了《上海市饮用水清洁标准》。
1950 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自来水水质标准》。1954 年我国卫生部拟订了一个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草案,共有 16 项指标,于 1955 年5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 12 个大城市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部管理生活饮用水的技术法规。1959年经建设部和卫生部批准,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
1976 年卫生部组织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饮用水标准,共有23项指标,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编号为 TJ20-76),经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批准。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和发展

1985 年卫生部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订,指标增加至 35 项,编号改为 GB5749-85,1986 年 10 月起在全国实施。
2001年 6月7 日,卫生部下发2001〔6 〕号文件,规定于2001 年 9月1 日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指标增加至 96项,该规范共包括 7 个附件,其中附件 1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其编制说明实质是对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未予承认。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和发展

中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对比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库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