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创建文明工业园区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即墨市立足自身优势,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来抓,使民营经济的整体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当前,面对《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实施及各级政府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有利形势,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必将对促进民营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即墨市民营企业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特点(一)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企业员工文明素质明显提升。许多民营企业十分重视员工知识技能提高,把开展岗位培训,提高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建设“学习型企业”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有的企业还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信息传递载体和宣传工作阵地,引导企业员工学知识、学技术、学本领,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业务工作水平。如 在长年坚持抓好职工培训的基础上,与 合作举办了 MBA 培训班,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定期选送员工赴国外学习考察,相继举办 培训班等措施提高员工素质。在去年开展的“双学三创”活动中,该企业积极引导员工“弘扬振超精神,争当金牌工人”,开展了一系列知识学习和技能比武活动,推出了 等一批“练绝活”典型,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二)诚信意识增强,品牌经营理念深入人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民营企业家们普遍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许多民营企业注意处理好赚钱与守信的关系、短期行为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诚实立身、信誉立业”意识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通过优良的产品品质和可靠的信誉度,催生了一批品牌企业。如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坚持“诚实守信、求真务实”这个核心理念,靠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开拓市场,企业荣获 年度湖北省“文明诚信百佳企业”称号,企业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益友工贸有限公司始终把满足顾客需求、维护企业信誉放在企业生产经营的首位,树立“做大企业、做强品牌”的理念,在员工中牢固树立“顾客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口号,严把产品质量关,使企业当选“ ”,并被评为十堰市首批信用企业。(三)企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凝聚力增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民营企业的共识。许多企业围绕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培育员工的认同感、归宿感,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不少民营企业在积极推进人性化管理的同时,重视不断改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生活待遇,加强企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活跃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企业文化的亲和力,努力为员工营造温馨家园。如享通公司定期组织员工开展业余文化活动的同时,专门创办了公司专刊,以宣传政策法规、弘扬文明新风、报道典型人物等为主要内容,两月一期,员工人手一份,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每天定时播放,使“营建文明、构筑辉煌、诚实守信、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深入人心,激发了公司员工爱企创业的热情。(四)热心参与公益事业,回报社会成为自觉行动。大部分民营企业都能自觉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坚持回报社会、积极奉献的精神信念,表现出很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近两年“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活动中,该县园区民营企业就累计捐资约 万元。热心参与公益事业,回报社会成为多数企业的自觉行动。如近年来公司创业不忘报国,先后出资帮助寒门学子完成学业存在的问题(一)部分企业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面上工作开展不平衡。当前,市场竞争表面上是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较量,实质上是企业精神文化力量的比拼。但调研发现,园区内部分民营企业对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认识不到位。有的企业负责人认为,企业最主要的是生产经营,比的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在这个环节上精神文明起不到作用。有的企业负责人则毫无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不知道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意义。甚至个别规模较大企业的负责人也把精神文明建设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从面上情况看,大多数建厂时间较长、企业管理规范、生产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对精神文明建设较为重视,各项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成效显著。部分建厂时间较短、规模不大的企业对精神文明建设不够重视。(二)部分企业组织机构不健全,制约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调研发现,部分民营企业组织机构尚不健全,有的企业虽然已经具备成立党支部的条件,但迟迟没有成立,有的企业只有党支部,没有工会、妇女或共青团组织,难以有效地组织各个层面的员工开展活动。还有的企业虽然有党组织,但骨干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企业由于负责人本人不是党员,对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制约了党支部工作的开展。个别企业的兼职党支部书记甚至无奈地表示:老板聘我来是干业务工作的,不是来干党支部书记的,老板对我的工作满意不满意主要是看业务工作干的怎么样,而不是党务工作。(三)缺少新
竹溪县创建文明工业园区的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