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一、三棱针法二、皮肤针法三、皮内针法一、三棱针法㈠定义和特点三棱针古称“锋针”,是一种常用的放血工具因为针体呈三棱形而命名,是用来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古人称之为“刺血络”或“刺络”,今有人称之为“放血疗法”。㈡操作方法 ⑴点刺法1、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而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2、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挟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3─5mm,对准已消毒的部位,刺入3─5mm深。3、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⑵散刺法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针10一20针,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瘀血或水肿的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⑶刺络法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⑷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挟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一2mm,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或少量粘液。也有再刺入5mm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㈢适应范围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点刺法多用于昏厥、高热、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井穴);刺络法多用于中暑、发痧(委中、曲泽);散刺法多用于丹毒、痈疮、顽癣、扭挫伤(局部);挑刺法多用于痔疾、目赤红肿、疳疾、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支气管哮喘等(腰骶部、肩胛区)。㈣注意事项⑴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⑵操作时手法宜轻、宜稳、宜准、宜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更不可伤及动脉。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⑷对体弱、贫血、低血压、妇女怀孕和产后等,均要慎重使用。凡有出血倾向和血管瘤的患者,不宜使用本法。⑸三棱针刺激较强,治疗过程中须注意患者体位要舒适,谨防晕针。⑹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3次为l疗程,出血量多者,每周1─2次。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ml为宜。
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