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姒一笑失天下临潼故事之戏说篇1骊山久负盛名,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女娲炼石补天和捏泥造人的洪荒时代,接下来就应该是因为“褒姒一笑失天下”而成为历朝历代笑柄的周幽王了。咱们索性就从一说到骊山必须要提到的周幽王,说到周幽王永远也绕不开的这个“褒姒一笑失天下”故事作为开篇。先说说一个题外话,温习一下那个老生常谈的故事“狼来了”。在这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里,那个百无聊赖的牧羊童,百无聊赖为寻开心,忽一日突发奇想,大声呼喊狼来了,周边的村民听到呼救声,都拿着铁锨,钢叉,?头等农具急匆匆地前来营救,结果大家都知道惊慌失措赶来的好心人最终被孩子耍弄了。看到村民狼狈不堪的众生相,孩子很开心,村民很生气,但毕竟只是个孩子,不能与他一般见识不是。但孩子并不这么想,他无视人们的善良,只顾自己穷乐,在此后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恶搞,渐渐地跑来施救的人们越来越少了,到后来压根就没有人来了。人们也接受一个事实,这孩子太调皮捣蛋老拿我们开涮!我们再不能跑去被他当猴耍了。最后有那么一天真的狼来了,他如论怎么叫喊也不再有人来了,结果他被狼吃掉了。这就是说谎的代价,也正是这个寓言想要告诉我们的真正内涵。我们在这里姑且不论成人对无知的牧羊童所犯错误在引导教育方面该承担多少责任,他自己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生命的代价却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悲哀中的悲哀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狼来了”的错误却还一再上演,接下来我们这里要讲的故事就是“狼来了”的又一个翻版。“褒姒一笑失天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烽火戏诸侯”。古代交通和科技落后,遇到紧急军情,就是用最快的单骑传递情报,也很大可能会延误战机,结果导致无可逆转的败局。勤劳智慧的先祖们便发明了一种在很短时间,能把军情传达到很远的方式——修筑烽火台,用烽火传递情报。所谓烽火台就是在各地每隔一定距离的制高点上建立高台,备足烧火冒烟的柴火和动物粪便,一般多用狼的粪便,因其质硬烟直,更易于远距离传播信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讲的就是此景。常年有士兵值守,一旦一方突发战事,烽火立即点着,白天靠滚滚浓烟,晚上凭满天火光,很快把战情传播出去,周边的烽火台依次点燃来接力传递,很短时间四方援兵就会蜂拥而至,危机很快就会化解或战局瞬间逆转。我们的主人翁周幽王当时就住在骊山脚下的华清宫,此时这里是美女如云,轻歌曼舞,霓裳胭红,温泉水暖,一片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因为我们的大王知道,这里不但宫殿四周有重兵把守,骊山顶上更有顷刻间能召唤千军万马来护卫保驾的烽火台做护身符。周幽王后宫有没有“砖头砌墙有后来居上”的秦始皇的三千佳丽说不准,但估计也不会太少,而像落在花海的蝴蝶不知那朵花好一样昏了头花了眼的周幽王,在众多美眉里愣是奚落了一大片,偏偏独爱不苟言笑的冷美人褒姒,这位冷美人是不是苏妲己转世,还是褒国派来蛊惑周王的细作不好定论,但她是褒载,姒是她的姓,因身为褒国人,故史称褒姒。无论是扰乱君心的妖精也好,还是恪尽职守的奸细也罢,她都可以称得上是位拿捏男人的高手,她轻易真神不露面的一笑,常令我们这位大王如醉如痴神魂颠倒。也许是冷美的独特个性,也许是吃准了我们周老板的有意矜持,也或许是在伴君如伴虎的大背景下忌怕大王审美疲劳失宠而招致不测的忌惮,更或者是做奸细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使然,她这看家的绝杀一笑很少展露,害得像瘾君子犯了毒瘾一样的周幽王,夜不能
褒姒一笑失天下(正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