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我是奥特曼国产电影之路充满艰难险阻,它的发展过程完全契合现实社会的发展现状。大的困难像是会遇到雾·霾、严重的交通堵·塞、贪·污?腐·败……小的困难类似饮用水的纯净度、消费品的安全性、教育的灵活性……当然,所谓的大和小是个相对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会发生在一夜之间。要讨论国产的电影,甚至涉及到具体的影片,比讨论国外电影,特别是美国电影难度大的多。国产的每一部电影作品都像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它的表现不是我们用好与坏的论断可以改变的,那样的做法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不小心,我们的批判就暴露了自己的问题。所以在非常忐忑不安地讨论《老炮儿》之前,我想先就两个基本问题与关心电影的人达成一个基本的一致。什么是艺术艺术分主观艺术和客观艺术。主观艺术是指,创作者的表达基于人独特的成长经历造成的对世界的独特看法。主观艺术给观众带来的共鸣应该是不具普遍性的。客观艺术与之相反,比如莫扎特的乐曲,雄伟的教堂建筑,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具有普遍性,因为无论是乐曲还是建筑其中都遵循着某种律则的变化,这一点搞音乐和建筑的人都比我们清楚。电影艺术几乎全部是关于“人”的讨论,针对“人”这个有形世界里最复杂多变的物种做研究,并且发现其中被“律则”所掌控的部分,并且用接地气的方式通过电影镜头展现给观众,显然困难是无可估量的,然而这个过程充满挑战和意义。如何看待观众观众也是人。比如去看《老炮儿》的观众。有的是为家庭聚会。但是在这里坦白地讲,带不满十四岁的孩子去看《老炮儿》是非常不合适的,所以中国电影具体到年龄阶段的分·级是当务之急。未满青春期的孩子虽然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但是会给解释对于镜头中出现的做爱镜头,也就是有关“性欲”的问题的家长带来困扰,这是最起码的。还有用企图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思路,这都是连成人世界都有争议的问题,孩子是块大海绵,在他们还不懂得,甚至大人自己也不懂的如何排污的情况下,我们要让他们尽可能吸进纯净的水。有的是为朋友聚会。特别是老北京朋友。借此怀旧,影片中出现的“京味儿”,让北京朋友重温归属感,尤其是优越感。有的朋友甚至从箱底儿翻出一件跟老炮儿一模一样的皮衣,自豪地晒在朋友圈里。还有借此企图对友谊进行微妙的巩固。因此约朋友去看《老炮儿》比泡吧聚会更高雅了点儿,更何况《老炮儿》一直在讲“义”,谁敢否认人要有义?有的人去电影院为的是批判。我一直在避免自己坠入人性的这个陷阱里。我们批判是为了什么?把良心这个东西捧在手心里,问问它:你是为了中的提高添砖加瓦吗?良心这个东西立马回答说:哦,当然不是,批判中国电影为了证明把我捧在手里的这个人更懂什么是电影。如果你的良心不这么回答你,那你手里捧的恐怕是你的“面具”。其实家庭聚会也好,朋友聚会也好,为了证明自己更懂电影也好,就是这样的人,组成了电影的一部分,相互依存,相互推动。这部分人群是混乱的,盲目的。对待电影的态度和需求完全取决于自己对世界的态度和内在的情感需求。更甚,有的观众就是为了随波逐流。这是国人的最大特质。没办法,从屁股坐在幼儿园的小板凳儿的第一天,老师就拍着手说:大家看,还有哪个小朋友没坐好!这叫共性教育,结果就是教会你随波逐流,剽窃盗版。而很多其他国家的老师鼓励孩子们说:谁还有不同的看法?这叫
转发被屏蔽的搜狐博文:《老炮儿》——我是奥特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