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 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算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多。底链上满铺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桥台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的基础;桥亭属清式古建筑。河对面,山坡上古建筑,那是历史悠久的观音阁,也就说是一座寺庙。但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它却是红军的“飞夺泸定桥点指挥部”和炮台、机枪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红军的18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
飞夺泸定桥
康定,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域;一座跑马山,名扬五州四海;一曲情歌千古绝唱,醉了天下人。甘孜藏族自治州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康定藏语叫达者都,意为三山相峙,两水交汇的地方。打箭炉是其谐音。古为牦牛国疆域,唐宋属吐蕃;元置鱼通长河西宁远军民宣抚司;明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清雍正七年置打箭炉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改设康定府;1939年建西康省,设省会于康定,1950年3月康定解放,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政府驻地。
康定古称打箭炉,蜀汉时诸葛亮南征孟获,遣将郭达在彼处(今康定)造箭得名。传说郭达将军昼夜造箭3000支,造完箭乘仙羊而去,后人为纪念郭达造箭有功,把康定城东北一座大山取名郭达山。在清咸丰年间还在郭达山下建有郭达将军庙。后人考证,诸葛亮远征孟获,纯属南征,不是西进,派郭达造箭纯属虚构。其实打箭炉,是藏语‘打折诸”的译音。‘打”指大地山流来的的打曲河(雅拉河) 折为折多山流来的折多河。诸,是雅拉河,折多河两水汇合之处。到清光绪康定已成为康区最繁华的商品集散地。但汉族裔人一旦出南门或北门进入藏区(今甘孜州南路、北路地区),由于语言、文字、服饰、生活习惯等的殊异,宛如置之异域,有了身离乡之感,便称之为出关或到关外。而出东门则如还乡,故称之为进关、关内。康定位于甘孜州东部。东与宝兴、天全、泸定、石棉县交界,南接九龙、木里县,西邻雅江县,北靠小金、丹巴、道孚县。东西最宽140公里,南北最长180公里,。人口与民族,1990年底有人口96687人,其中城镇人口34301人,农村人口62386人;藏族54149人,汉族40052人,回族883人,彝族301人,余为蒙古、苗、壮、布依、满、瑶、白、土家、纳西等民族。解放后,康定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五十年代起相继修通了川藏公路前线和北线,从康定出南门拥折多山可到川内除泸定以外的十七个县和西藏。过去出南门、北门的入康巴小道由于不通公路和行走的人稀少,被废弃了,这样关外便成了折多山以西的战区的代名词,折多山以东称关内。相沿日久,遂成习惯。
木格措
位于康定县北雅拉乡境内,距康定县城17公里,距康定机场30公里,距成都322公里。木格措汉名野人海,又名大海子,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木格措景区是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康定县北雅拉乡境内,距康定县城17公里,距康定机场30公里,距成都322公里,海拔2600-3780米,地处横断山北麓,属大雪山脉,景区总面积达35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近4平方公里,水深逾70米,海拔3700米。因水源大部分来自身后女娲雪
康定木格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