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心理科学 <B303?-<+0 N<-18<1 "$$&,#$("):%D$ O %D#
""""""""""""""""""""""""""""""""""""""""""""""""""""""""""""""""""""
电脑游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家庭各因素的关系研究!
李丹!!! 周志宏" 朱丹#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上海,"$$"#%)("上海法政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上海,"$!&$!)
(#上海共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摘要本研究着眼于探讨’、(、!$ 年级的中学生的电脑游戏活动,以及游戏时间、游戏暴力程度、行为问题、父母教养方式、家
庭收入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年级学生较之( 和!$ 年级学生有较少的行为问题。研究也发现,学生玩游戏时间越多,
玩游戏的历史越长,具有行为问题的可能性越多。此外,那些游戏暴力指数较高的学生所得到的来自父母的温暖指数较少,有
较多的问题行为。在游戏的暴力指数方面,女孩比男孩要低得多。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温暖和惩罚因子、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温
暖、拒绝和惩罚因子可用于预测孩子的问题行为。
关键词:电脑游戏暴力程度行为问题教养方式
[ ]
!)(’)# 。!" 到!’岁的青少年自我报告的攻击性与视频游
! 引言
戏的频率、游戏的暴力程度显著正相关( 9,-;;-=B. @ *C8=,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利用其进行文
!))#),攻击性视频游戏对大学生玩家的情绪状态有副作用,
字数据处理、信息接收和传播的工作,而且把其作为娱乐工游戏的攻击性程度越高,敌意和焦虑情绪也越强烈[%]。种种
具。为此,大量的电脑游戏被创造发明出来以供人们休闲娱事实表明,暴力视频游戏确实可能增加青少年儿童的攻击
乐,游戏设计者因为这个市场的需求成了万元难觅的高薪人性,并引发不良的情绪反应。
才。从游戏市场的走向来看,最初的电脑游戏大多是温和的目前,青少年迷恋游戏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游戏的
角色扮演游戏,游戏者以自娱自乐为主。进入"! 世纪之后, 暴力成分越来越多,网络游戏(包括视频游戏和在线游戏)日
暴力在游戏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多,游戏者开始寻求游戏伙益盛行,导致青少年参与人群非常广,投入的时间很多,更有
伴,局域连网、在线暴力游戏日趋流行。不少孩子因为电脑游戏花费太多的时间,而大大减少了用于
这些暴力游戏较之早期的游戏,视觉效果更加逼真,游学习的时间,甚至利用课间休息的短暂时间相互切磋玩家心
戏者参与的程度也提高很多,投入到游戏中的时间成倍地增得。因此,家长和教师对于迷恋暴力游戏的孩子感到担忧,
加。加之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儿童青少年在这种游戏中唯恐孩子的学习受到影响,并由此误入歧途。上述有关暴力
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也会比对传统媒体的体验更强烈。一些视频游戏的研究大多是国外的成果,且未涉及父母教养方式
网络暴力游戏的高手成了抢劫案的能手,暴力游戏训练了他的作用。国内虽有一些媒体所揭示的暴力游戏与青少年犯
们的作案的胆子和计谋。广西某一劳动教养管理所近年送罪、过失行为、消极情绪反应等的关联,但缺乏相关的实证研
进去劳动教养的青少年中,绝大多数曾经沉迷于暴
电脑游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家庭各因素的关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