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听曹培英教授讲座心得体会铁金梅.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听曹培英教授讲座心得体会铁金梅.doc:..学校教研如何评课——听曹培英教授讲座心得体会铁金梅听课评课,在学校教学中工作是最常规的教研活动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说,听课评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层出不穷,而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Z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然而我们平时较多地关注“上课”、“说课”、讨论“好课”的标准、“好课”的设计与落实,较少把我们的视点聚焦于“评课”方面。曹教授说,评课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1、评课的目的在于“增值”,而不是教师水平甄别,主要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评课的标准趋向多元化,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以教促学,以学论教,把普适性理论置于具体背景中诠释,要允许老师保留自己的教学风格。3、评课的作用重在诊断。4、评课的方式强调对话,评课过程应是一种沟通、交流的专业对话过程。5、评课的成效需要行为跟进,才能外显隐性感悟,实现自我超越,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体现评课成效。曹教授还说评课视角多样,不仅有教学分析视角、学科分析视角,还有专题分析的视角,评课不仅要评老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我校开展教研活动多年来,如何评课、怎样才能体现教研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提高课堂效果等一序列问题一直困扰着作为数学教研组长的我。最近一个月来我反复观看曹教授的讲座(DVD光碟),使我茅塞顿开、受益非浅。从事教学工作迄今已有23年,这23年中,我听过的公开课不少,参与评课活动也不少,被人评课也不少。对于怎样评课也是众说纷纭,各执一端。记得有段时间,凡评课,老师们就只讲好话,场面话,美其名曰:要充分肯定优点,发掘闪光点。评课就是唱赞歌,老师们在评课中纷纷表示自己要向上课老师学习,好像不这样就是不虚心好学,就是夜郎自大,这样的评课对老师的专业成长帮助不大。于是领导们发话了,这样不行,以后评课重在讲缺点,不能粉饰太平,又美其名曰:为了互相提高,少讲好话、空话、套话,尽量“鸡蛋里挑骨头”,多说不足和缺点。丁是乎,老师们评课一张嘴就说:优点“我”就不讲T,主要讲讲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一个教研组十儿二十儿个人,评课儿乎成了批斗会的代名词,老师们精心准备的展示课到最后简直一文不值,心情也越来越沉重,难过、压抑一阵阵袭来,仅有的一点自信就这样被击垮了,有的老师口头上说多谢煬教,可一转身就眼泪盈眶,老师们渐渐害怕起上公开课了,于是出现了摊派上公开课。事实证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性、创造性、不确定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教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理结论,要善于创设问题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来摘桃了的人”,而不是“盛桃了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绝不和盘托出。这样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那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数学课呢?

听曹培英教授讲座心得体会铁金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