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栅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4、《隔离栅技术条件》(JT/T374-1998)5、《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6、《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轧薄钢板及钢筛》GB/T1253-1989;7、《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8、《一般用途低碳钢丝》GB/T343-1994;二、工程概况本工程项目为**高速公路***段隔离栅工程,具体包括了浸塑网隔离栅的施工。施工范围为 至 。隔离栅布设于排水沟外侧,沿公路用地界线以内50cm处;拐角、端头处设置加强型基础。本路段挡墙较多,,与前后布设的隔离栅连接而密封。本次预制、安装的隔离栅的分项桩号为K0+000~K+000,浸塑网隔离栅工程数量为1095米。三、计划施工日期我部计划 年 月 日开始分项工程浸塑网隔离栅砼基础的预制浇筑, 年月开始隔离栅的安装,年 月 日完成该分项工程的安装工作。四、隔离栅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工作1、材料准备原材料已准备好,并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满足规范要求及施工需要,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分隔存放,水泥搭棚存放,以防雨淋。①、水泥:采用“**”牌P·,水泥初凝时间为164min,终凝时间为269min,、;安定性合格。各项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并符合国家标准GB175—1999的规定。②、碎石:采用**碎石场生产的碎石。,~19mm、19~,%,%,%,各项指标均达到JTJ041—2000及补充技术规范要求。③、砂:**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MX),表观密度为2632kg/m3,堆积密度为1515kg/m3。%。④、水:洁净水,符合设计标准。2、人员、机械及场地准备①、主要管理人员、机械操作手以及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均已到位。②、混凝土搅拌机、发电机、运输车等施工机械已到位,所有的施工机械设备都已调试完毕,使之处于完好状态,并准备好施工中所必需的施工机具和材料,满足施工需要。3、配合比设计 砼护栏配合比的设计在我部的工地试验室进行,并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中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原材料的试验项目根据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检验。配合比的组成设计符合的相关规定。(配合比附后)①、原材料试验在施工前应在所选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下列试验:a、颗粒分析b、含泥量及泥块含量c、针片状含量d、碎石的压碎值试验e、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②、配合比设计步骤a、计算初步配合比。b、提出基准配合比。c、确定试验配合比。d、换算施工配合比。③、现配合比设计已完成,砼护栏采用C30号混凝土,具体配合比(质量比)为:水泥:中砂:(~16mm)碎石:水=431:591:1147:203:188,。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具备开工条件。(二)、施工工艺流程根据本项目的
隔离栅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