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理科学 2002 年第 25 卷第2 期 187
结构对称汉字识别的加工机制(互)‘
部件识别的实验研究
陈传锋黄希庭余华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重庆 40071 5)
摘要从部件加工的角度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运用部件启动作业和部件启动再认范式考察了结构对称
汉字识别的加工特点。结果发现:在部件加工层面也存在着显著的结构对称效应。即同一个部件,作为结构
对称字的构成部件的启动效应明显大于它作为非对称字的构成部件的启动效应;作为结构对称字的构成部
件被识别的反应时和错误率均显著地小于它构成非对称字时被识别的反应时和错误率。这愈味着结构对称
汉字中的部件(或笔画)比非对称汉字中的同样部件(或笔画)具有加工优势。显示出多层次的结构对称效应。
关位词:汉李部件识别对琢
和笔画数等属性上一一相互匹配,并使相互匹配的
1 引言
对称字和非对称字具有一个共同的部件,即结构对
关于整字识别层面的研究结果(11[21已表明:在称字中的一个部件也是与之匹配的非对称字中的一
汉字识别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结构对称效应,即对个部件,如“林”与“林”。同时以非对称汉字中的另
结构对称的汉字识别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明显少于非一个非共同部件为基础部件,制作 8 个结构对称性
结构对称的汉字口假字,其笔画及结构类型与真字相对应。如以“材”
鉴于已往的汉字识别研究已发现:在汉字识别字中的部件“才’为构形部件构建结构对称性的假字
的加工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层次,存在与汉字结构相“林”。为了使各类刺激字的真、假反应保持平衡关
应的三个不同的加工单元,即整字单元、 8
笔画单元[[ 3][4),故探讨结构对称字识别加工过程亦作统计分析。
不可忽视汉字亚词汇层的加工,需要探明结构对称被试:42 名非汉语文字专业的大学二年级学
汉字中的部件或笔画与非对称汉字中的部件或笔画生,男女生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随机分成两
的加工是否具有不同特点。因此,为了进一步考察组实验,每组 21 人。
结构对称汉字的识别特点及其机制,查明亚词汇层仪器:奔腾皿多媒体计算机一台。
:实验运用启动作业,采用 2 x 4 棍
的角度出发,运用部件启动作业和部件再认作业,探合实验设计。自变2 是启动刺激的呈现时间(SO A )
讨了在汉字认知过程中部件的结构对称效应。和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的启动关系SOA 是
被试间因素,有 2 个水平(150m s 和300m s);启动关
2 实验一
系是被试内因家,有四个水平(即对称部件启动对称
2 .1 目的真字和启动非对称真字、非对称部件启动非对称真
运用部件启动作业,从部件的角度考察汉字识字和启动对称假字。启动非对称假字只是为了平衡
别过程中亚词汇加工层面上的结构对称效应及其与被试的反应类型,结果不作统计》。所有刺激的呈现
字优(劣)效应的关系。顺序“完全随机化”排列。每类刺激的连续呈现不超
方法过3 次。所有汉字采用(996pixel的宋体点阵
材料:根据(现代汉语字频统计表)[ 51选取由左字形,在屏幕上的物理
结构对称汉字识别的加工机制Ⅱ部件识别的实验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