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doc:..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1、 围产儿死亡是指妊娠满28周(或出生体重$1000克)至出生后7天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包括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但不包括计划外引产。2、 发生围产儿死亡医院负责填写《围产儿死亡原因调查表》,于每月5日前上报区保健所。3、 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围产儿,由所在乡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填写《围产儿死亡原因调查表》,于每月5日前上报区保健所。4、 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每年10月15日补漏的上年死亡数放到下一年度统计。5、 参加相关的工作例会和培训;负责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6、 加强围产儿死亡补漏和质控工作的管理,围产儿死亡需经过医院、区县级围产保健协作组评审,质控和死亡评审做到有记录可查。母婴同室工作常规1、 热情接待产妇和新生儿,介绍产后注意事项,按常规做好母婴的医疗及护理工作。2、 对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强化勤吸吮、早吸吮按需喂哺,开奶前不喂食,24小时母婴同室,严禁使用人工奶头、奶瓶及代用品喂哺婴儿。3、 定时巡视,观察产妇的宫缩、恶露、伤口、膀胱充盈等情况,做好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4、 强化责任护士职责,止确指导产妇喂奶及新生儿止确含接姿势,以便及时纠止。5、 对产妇进行乳房护理及宣教,做好异常乳房的处理及护理。6、 对新生儿的一些常见现象,如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假月经、溢奶与吐奶、产瘤等进行广泛宣传。7、 产后第二天指导产妇做产后操,并解释每节体操的意义。8、 鼓励产妇进食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的食物,多进蛋白和多吃汤汁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有条件时医院可增加二餐点心。9、 出院时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评价,以便出院前及时补课,并做好产褥保健、计划生育儿知识宣教,指导怎样办理出院手续。消毒隔离制度一、 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整洁。二、 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三、 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四、病房应泄时通风换气,每口空气消毒,拖洗地而,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五、换下的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六、 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泄期更换消毒。七、 有严重感染的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八、 出院病人的床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桌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十、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过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十一、治疗室、处置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射,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进入治疗室、处置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十二、每天检查无
围产儿死亡报告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