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音乐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音乐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林文聪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003)
摘要:音乐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高等学校的音乐美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有关部门、高等学校领导必须重视这一现状,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策,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音乐美育;大学生;素质教育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而学会感受美、创造美则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公认。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列宁也认为:“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把大学作为专业教育、就业教育的机构,而没有认识到在大学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一、音乐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音乐美育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
人在面对危急时引起的恐惧感,看到丑恶事物时引起的憎恶感,欣赏完美的艺术时所产生的愉悦感,对美好事物产生的爱慕感等,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即是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情感最有力量地推动着人的行动。如:当听到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会让人感觉热血沸腾,时刻准备着用血肉筑起长城以保卫祖国;当听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后,给人从困境中站起来的拼搏精神;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能让人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还有《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人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人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这些作品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唤起人们对高尚、健康、向上精神的追求,从这里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效果是其他教育类别所难企及的。
2、音乐美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日本东京市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戴上立体声耳机,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送进耳鼓,有森林里的百鸟争鸣、有潺潺的流水声、奔腾的海涛声等,听众渐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身于大自然中,三十分钟左右大脑完全放松,达到消除疲劳的最佳状态。《中国教育报》曾报道:大连市某学校打预备铃,听到的不是铃声,而是《牧童短笛》、《翠湖春晓》、《花儿与少年》、《步步高》等名曲,无论上课、下课、上学、放学、课间操,都播放一首名曲代替,每天5 首名曲,用名曲代替铃声,至今还不到几年,师生已熟知了几十首中外名曲,为广大师生营造了充满高雅音乐的文化氛围,对身心大有裨益。   
3、音乐美育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趋于完美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大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也是重要手段之一,能给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很难想象一个随地吐痰的人会是从小就受艺术熏陶和教育的人,同样也无法想象这样的人在

论音乐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jfglzx65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