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油质底子的特点及制作方法_手绘油画油质底子的历史最为悠久,也最为普及,它主要用于画布,但也适用于木板等。油质底子基本上由胶底和油料层两部分组成。传统的底料为动物皮胶(多为兔皮),底涂料为油性涂料(亚麻仁油15克+松节油15克+铅白25克)。制作方法是:将皮胶兑水加热熔化,趁胶液温热时涂于画布,凉干后再涂上白色油质底涂料。底涂料中的油要尽可能少才能保证随后的着色层牢固。涂一层底涂料,画布就能使用,但若需要较平滑的表面,画布就要抹平,所以底涂料要涂二至三遍。作好油质底子的画布需放置数月才能使用,且时间越长越好,最理想的时间为半年。油质底子属于弱吸收性底子,表面细腻,弹性强,耐撞击,耐潮湿。缺点是缺乏渗透性,没有胶质底子着色力强,年久会失去弹性,色层因脆化而龟裂,甚至脱落。另外油质底子易变黄。自合成胶产生之后,现代画家多用白乳胶作底胶。作法是:将乳胶加水稀释后在画布上涂二至三遍,再用乳胶加少量的水,加立德粉(还可以在里面加上调色油),搅拌均匀后涂或刮于画布上。待干后,用油画颜料(通常用白,也可以加少许群青、土红等调成灰色)薄薄地刷上一层即可。{NextPage}克劳德・依维尔教授曾来我国传授古典绘画技法,他采用古典绘画大师的制底方法,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刮胶底。先用砂纸或浮石将绷紧的画布稍作修整,然后涂上兔皮胶(胶和水的比例为7~10∶100)。将胶片敲碎,然后在凉水里浸泡5~6个小时,使其发涨,再用隔水炖的方法使其熔解。或者先用少许凉水浸泡,待其发涨变软再注入热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在胶液尚温时(约17℃左右)便可往画布上涂刮,刮胶时画布要平放,先倒上胶液,用一把大刮刀将胶液刮到画布上。在整张画布都刮到胶液后,趁其未干透时将线头和小结除去或压平。第二步:涂红底色。用黄色氧化铅(一氧化铅)煮过的核桃油研磨赭红色粉(氧化铁红)至适当的稠厚度,在涂过胶的画布上,用刮刀将颜料刮上去,凉干后再用浮石打磨一遍,使画布表面平滑均匀。第三步:涂灰色底。用一份核桃油加一份亚麻油,研磨铅白粉和炭黑色粉。用硬毛刷把研成的淡灰色薄涂于画布上。黑白色粉比例随意。灰底涂得要尽量薄,那样画布底子不易裂。不能只涂刷一次,以免红色底浮现出来,也不能盖住麻布的布纹。可先用刮刀刮一层灰底色,干透后再用硬猪鬃毛笔涂第二层,然后用獾毛笔将笔痕抹掉。。油和胶的调和其实就是一种乳状调和剂!(蛋黄纯牛奶白乳胶甲基纤维素。。。。)所谓的乳状调和剂也是一个泛指,但在这里是不含达玛脂的乳剂。可以是水包油也可以是油包水。这种底子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基底上避免了吸油现象的发生!一画布选择什么样的画布画什么样的画。1帆布-----因为棉的缩水率较亚麻大但是较为厚实,适合做小型张的画。处理起来简单,易用!(对于市场来说小幅画用帆布比亚麻布更让人接受)。2细纹中粗纹亚麻布使用范围较广,画印象或中长期的油画均可!3粗纹亚麻布适合画那些大笔触大面积,颜料堆积较厚的长期的画!二优点特征1油画吸油时颜料变的象“土”一样脏,晦暗。如果使用的是灰色系列色更是雪上加霜--象幅破烂一样!嘻嘻!半油性性底子制作得当基本上可以杜绝吸油的发生!2制作简单材料简单使用范围广安全性高3底子柔软-----存储拆卷颜料堆积等不会因为底子脆而产生裂痕。4施色容易比较适合一次性画法。(个人认为一次性画法还是使用有
油画油质底子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手绘油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