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创新问题.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创新问题.doc:..教育研究(总第204期)论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创新问题郭法奇摘要:文章主要探讨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创新问题。文章认为:在外国教育史研究中,研究观念与研究资料和方法同样重要,不应忽视;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创新过程是利用已有资料,突破旧的解释框架,建立新的“体系”以及运用新方法的过程;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创新较难,可以先从发展性研究开始,不断积累,寻求新的突破。关键词:教育史研究;外国教育史研究;创新中图分类号:G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1-0056-05收稿日期:201101-24作者简介:郭法奇,男,吉林公主岭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众所周知,教育史研究是对教育的发展过程,包括其社会背景进行综合论述和历史性考察的活动。外国教育史研究是教育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当代的视角出发探讨外国教育历史问题的活动。作为一门涉外学科,外国教育史研究肯定与外国人的教育史研究有密切联系。那么外国教育史研究可以有创新吗?人们一定会反问,如果外国教育史研究没有创新,这一学科如何发展?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其依据是,外国教育史研究与中国教育史研究相比,你的资料是外国人发现的,你只能跟在外国人的后面做研究;没有他们的资料•你的研究就无法进行。因此,你的研究不可能有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受地域、文化、语言及资料的限制,外国教育史研究在许多方面是受制于人的,特别是由于资料的限制,外国教育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但是这一说法也隐含着一个错误的假设,即把资料等同于研究,混淆了资料与研究的区别。推论的结果就是,资料落后于别人,研究就落后于别人。实际上,资料只是研究中的一部分。同样的资料,任何一个研究者都可以使用。资料落后,并不等于你的研究落后,关键看你如何使用资料,用什么观点或者方法统领资料。举个例子,中国人可以研究外国,外国人也可以研究中国,如西方的汉学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并不一定比中国差。这里不仅有资料的问题,更有研究观念和方法的问题。可以说,当资料是一个定垃的情况下,研究时采用什么样的视角、方法或者观念可能更重要。例如,在外国教育史研究中有一个做“文献综述”的过程。做文献综述实际上是把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的主要结论或观点呈现出来,并进行一定的先进的研究观念更是研究的重要保证。而且,史料①一种观点认为,把一个煮熟的鸡蛋的一端朝下直立在桌子上是不可能办得到的事情•但是哥伦布把鸡蛋的一瑞在桌子上撩了一下,就很容易直立在桌子上了。它说明鸡蛋还是那个鸡蛋,但由于处理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在库恩看来,“范式”实际上是一种逐步的成功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者模式。分析,通过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以解决一个新问题。但是一些研究者却往往把做文献综述的过程变成了做“综述文献”的过程。这就遇到了麻烦:综述文献后发现,别人都已经把问题和观点说到了,不知道自己还能研究什么,结果是所做的工作只能是综合别人的观点,或者把别人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观点。另外,还有的研究者在选题时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是国内没有研究的就是新的,而不管国外是否有研究。这种情况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在研究观念和方法上的不足。

论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创新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19-09-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