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牛场坪村位于巴铃镇北部,东接大山、北连晴隆镇,西靠下山镇,南接战马田村。,我村8个村民小组通村路、通组路、串户路硬化达到全覆盖。按2014户籍人口530户2081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445人,属于非贫困村。截至2017年9月29日为止,已脱贫81户396人,未脱贫15户49人。;其中:2014年脱贫1户4人,2015年36户192人,2016年脱贫9户38人,2017年脱贫35户162人。%%。未脱贫户帮扶措施:主要采取五个一批措施,1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鼓励贫困户加入农村产业合作社,参加种养殖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比如薏仁米、、五星枇,核桃,皇竹草种植,小黄牛,生猪,土鸡养殖,2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彻底改变居住在深山区、地灾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3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或在山上种植核桃、白枝树等经济林果,每亩国家给与生态补偿金1200元。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脱贫措施,可为村里36户18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元,人均实现收入7600元。4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我们认真核对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确保贫困儿童少年全部入园入校;开展教育政策宣传,认真核对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确保贫困儿童少年全部入园入校,同时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帮扶,全面摸清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在读高中以上学生,通过一次性生活资助、长期资助生活费两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帮扶。5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因病、因残、年迈缺劳动力、大龄光棍、无儿无女等困难群众,条件确实差的将其列为民政兜底保障行列。已脱贫户的持续增收措施有哪些?重点围绕山地水果、设施蔬菜、设施养殖等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通过大产业大发展积极引导脱贫家庭参与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户户都有短期增收和长线致富的产业项目;是大改造提升。针对部分贫困家庭发展传统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发展其他产业能力不足的问题,积极推行生态种养、设施种养、科学种养模式,帮助贫困群众扩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稳定增收;是大整理增效。通过加快推进以薏仁米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工作,切实把农产品分拣、包装、加工、冷藏、运输、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做实做好,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效益空间,让农民在全产业链中增加收益;是大主体带动。积极扶持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经营大户,完善经营主体和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参与到特色种养、加工销售、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探索出了农业园区吸纳型、经营主体带动型、合作经营捆绑型、“N+贫困户”型等多种扶贫模式,有效带动了贫困户产业的发展,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我村共96户,脱,81户通过土地、资金等入股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有65人实现了就地就近务工就业。 2014年以来我村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路径的帮扶措施
村级访谈提纲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