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句————————————————————————————————作者:————————————————————————————————日期: 中华传统美德50句(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汤《盘铭》铭文,《礼记·大学》)注释:苟:诚。解读:诚能一天洗涤污垢,焕然一新,在道德上成为一个新人,那么就应该天天求新,自我完善,永远做道德的新人。后人将此句的意思引申为倡导与时俱进、不断革新、追求创新。(2)有志者事竟成。(东汉光武帝刘秀语,《后汉书》·耿弇传)解读:有决心有勇气的人,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加以克服,最终获得成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语,《进学解》,《韩愈全集》)注释:业:学业。嬉:游戏、玩耍。随:任意。解读:勤奋是学业进步的关键,漫不经心,虚度时光,便会一事无成。深思熟虑是事业成功的前提,随意而为,只能陷于失败。(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语,《宋元学案·横渠学案》)注释:绝学:失传的学问。解读:有宏伟抱负的仁人志士,当为天下确立价值和理想,为百姓的安身立命尽责,传承往圣先贤的经典要义,为后世奠立永久太平的根基。(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战国孟子语,《孟子·离娄上》)解读:诚,是天道的本质;追求诚,是人效法天道的本分。(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④。(战国孟子语,《孟子·离娄上》)注释:精:十分、非常。加:置、放。金石:指坚硬、坚固的东西。④开:开裂、打开。解读:真诚到达极致,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打开。(7)一言贵于千金,一诺重于千钧。(明刘基语,《郁离子》,《刘伯温集》)注释: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解读:一份承诺,价值超过千金,分量重于千钧,说明人讲诚信的重要。(8)仁,人心也;义,人路也。(战国孟子语,《孟子·告子上》)解读:仁,是人心之本;义,是仁道的必由之路。(9)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文言》)注释:余:不断。庆:吉祥。殃:灾祸。解读:经常行善的家族,必有吉祥之事;累积恶行的家族,必然招致灾祸。(10)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象》)注释:地势坤:坤卦象征大地,坤有和顺之义。厚德载物:厚德,宽厚之德;载物,容载万物。解读:大地有博厚之德、载物之能,君子应该效仿大地,以大德包物容人。(11)多行不义,必自毙。(春秋郑庄公姬寤生语,《左传·隐公元年》)注释:毙:跌跤、失败。解读:违反正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失败。(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春秋孔子语,《论语·里仁》)注释:喻:知晓。解读:君子懂得道义,小人懂得私利。(13)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春秋孔子语,《论语·述而》)解读:违背了道义的原则而获得的财富和地位,对君子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不值得看重,更不会为之所动。(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春秋孔子语,《论语·雍也》)注释:知:同“智”。解读: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爱之心的人喜爱山;有智慧的人,有仁爱之心的人宁静;有智慧的人快乐,有仁爱之心的人长寿。(1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春秋孔子语,《论语·卫灵公》)注释:欲:欲求。解读:自己不想要的,就别强加给别人。(1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语,《孟子·公孙丑下》)解读:恪守道义会得到多数人的帮助,违背道义比陷于孤立。(1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语,《三国志·蜀书·先生传》)解读:不要因为不好的事情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良善的事情小就不做。(18)民吾同胞,物吾语也。(北宋张载语,《正蒙·乾称篇》,《张载集》)注释:同胞:兄弟。与:同伴。解读:人类同为天地之子,大家都是通报兄弟;万物同禀天地之气而生,都是人类的朋友。(19)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春秋孔子语,《礼记·中庸》)注释:知:同“智”。达德:通行不变的美德。解读:智慧、仁德、勇敢是天下通行的美德,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这三种美德。(2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解读:身处安乐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想到了就会有所防备,有所防备就可以避免灾祸的发生。(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春秋孔子语,《论语·卫灵公》)解读: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2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已成仁。(春秋孔子语,《论语·卫灵公》)解读:志向远大、品格高尚的人,不会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宁可牺牲生命以成全仁德。(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春秋老子语,《老子·三十三章》)解读:能了解别人
中华传统美德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