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构字方法: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所表对象:有实体可以描绘的事物,主要是名词文字特征:独体。(《说文》:“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二)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构字方法:象形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加指事符号,指出“事”之所在。(文、本、末、朱、刃、寸、上、下)所表对象:事物的局部;抽象的概念。文字特征:一个象形字加一个指事符号。象形和指事的辨别:在结构上都归“独体”。象形多表示具体概念,指事多表示抽象概念(但高、大为象形)。(三)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武、信是会合语词意义。与后代的“尖”、“苏”、“尠”类似。但古文字的会意,应是会合字形的意义。构字方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符号,合成一个新义。可分为两类:(靠各参构部件的形象会合成义。如:射、步、涉、陟、舂、立、及、休、孚、益)(靠各参构部件的意义会合成义。如:臭、楞。歪、尖、班、疈)所表对象:行为动作(主要是动词);抽象概念。文字特征:合体。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则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所以反映在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四)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构字方法:一个义符(意符、形符)表意义范畴,一个声符表字音所表对象:不受限制文字特征:合体。学习形声字应注意的问题:,而不能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往往兼有表意的作用。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形声兼会意。如,“警,戒也。从言,从敬,敬亦声。”再如,“胫、径、颈、经、陉”等字都从其声符“巠”获得了细长之义。声符表义的原因:声符本身作为一个字,本来就带有意义。从造字上来说,有的字在造字时,就取了那个声符字的意义。分化字有很大部分是这么造的。如,因——茵;臽——陷;竟——境;或——域、国。从认字上来说,当这个声符的意义与这个字的意义相关时,看起来就是声符表义。从文字学上说,只要是有表声作用的,都归形声字。:(1)义符和声符的位置所在没有一定之规;(2)形符或声符字的形体有时会被省略一部分。(3)形符或声符在隶变过程中被严重改变了形态,很不容易辨识。(五)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判断原则:同一物类、事类的事物,用同一部
六种造字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