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呼啸山庄》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学生姓名 祝 娟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 班 级 11(23) 学 号 11417548 指导教师 马建高 2015年2月24日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呼啸山庄》的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在英国文学史上甚至世界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小说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剧。论文主要通过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文明社会及弗洛伊德本能理论三个方面解析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悲剧成因,旨在实现对小说更为深刻的解读,突出艾米丽·勃朗特对幸福的深刻见解,同时指出个人与文明和谐关系对人类实现幸福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艾米丽 《呼啸山庄》 ,esfamousforhersolenovel,WutheringHeights,,itisalwaysconsideredasa“LiterarySphinx”.Thebrilliantnovelhasbeenstudiedfromvariouscriticalperspectives,'stheoryofpersonalitystructure,civilizedsocietiesandFreud'sinstincttheoryanalysisofcausesofthetragiclovebetweenHeathcliffandCatherineaimstoofferabetterunderstandingofEmilyBronte’sandWutheringHeights,,showEmilyBrontesharpinsightonthemysteriousrelationshipsofhappinessandcivilization,highlighttheprofundityofWutheringHeightsandindicatethatmanwillnotliveahappylifeunlesstherelationshipofindividualandcivilizationisharmonized.【Keywords】: EmilyBronte,WutheringHeights,psychologicalcriticism,Freud目录引言 5第一章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人格结构 5(一)希斯克利夫的人格结构——本我 6(二)凯瑟琳人格结构的不平衡——自我和超我 7第二章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反抗文明 8(一)凯瑟琳对文明的反抗 9(二)希斯克利夫对文明的反抗 10第三章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欲和恨欲 12(一)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爱 13(二)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死的本能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8引言《呼啸山庄》结构独特,想象力丰富且意义深邃,但是这本巨作在当时并不被看好接受,甚至遭到各种讽刺批评。一百多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呼啸山庄》的独特性及其价值。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探讨它的价值,并取得有益的成果。本文拟从作品的悲剧性入手,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为基点,对小说的悲剧进行系统分析。希望能对《呼啸山庄》的主题研究加以充实。旨在实现对小说更为深刻的解读,突出作者对幸福的深刻解读,同时指出人与文明和谐对实现幸福的意义。第一章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人格结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著名的现代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林论对早期的无意识理论有很大的帮助。将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这是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前提。[1]有意识是一个描述性术语,是基于感知的最直接和特定的性格,是暂时性的。而无意识更为复杂,从弗洛伊德的分析来看,无意识具有潜在的有交流的能力。所有被压抑的东西都是无意识的,但不是所有无意识都是被压抑的,自我是无意识的。[2]前意识仅仅是描述性意义上的,无意识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呼啸山庄》的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