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不看书消费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随着电子产品愈来愈多,大家都开始看电子书,对纸质书籍不再关注,即便买了也是放着,对这类情况我们要怎样做?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买书不看书消费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最近几年来,受工作、生活、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买书不看书现象日趋频繁,囤书问题日趋严重,占用了大量的财力和空间。对此本人高度重视,经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特制定本方案。1、指点思想解决买书不看书问题,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从主客观多方面着手,力求看掉1批、清掉1批、砍掉1批,从而有效优化藏书结构、实现知识升级、推动好书同享,为两个率先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1是超前谋划与坚决落实相结合。要根据个人发展思路,细化对本身知识结构的要求,为针对性查漏补缺留足配额,为临时发现的好书保存1定配额,同时对买了不会看、看了会后悔的书坚决不买,对因违背程序、决策毛病而买错书、浪费指标的情况,必须严肃追责。2是宏观调控与市场调理相结合。要坚持根据本身工作、生活情况,特别是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综合应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科学公道地制定读书计划,原则上优先浏览现有书籍,对新增书籍只设限额、不列书单,在有浏览必要时灵活决定。3是科学立法与严格执法相结合。要根据学忆规律,进1步规范买书、读书行动,建立公道、有效的赏罚机制,同时把买书、读书作为1种鼓励与其他工作、生活内容挂钩。对违背相干规定的行动,必须1查到底、绝不迁就。2、工作措施(1)预先沉思,科学制定配额。大力宣扬买书不看书现象带来的资源浪费、认识偏差、空间占用等严重问题,鼓励用业余时间深入思考这1现象在经济、心理等多方面的成因,积极展开讨论。根据读书、学习的客观规律,以每个月2本书、每一年24本书为上限,月度、年度均不得逾额。优先购买经济、金融、心理、行动经济学方向书籍,译制的优先选用英文原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确保入脑入心、1举多得。(2)事前预防,扎牢制度笼子。要建立试读制度,对成心向购买的书籍优先搜索电子书资源,试读时间段每本书很多于1周,只有在试读时间段内逐日浏览量很多于连续10页或1小时(生病除外),才允许采购相干书籍;没法找到对应电子书的,以类似书籍为试读对象(电子、实体不限),参照履行,从而把买书的权利关到制度的笼子里去。(3)跟踪把控,严防中段阻塞。事前应广泛查阅网络平台比价,查阅豆瓣等浏览网站的评论比较不同版本,对已购买的书籍,要求务必读完,不读完1本则不准购买下1本(近期工作、生活急需,不够买会造成重大损失的除外),严防在全书3
买书不看书消费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