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的操作规范要求一、环节操作细则(一)室内外清洁1、开窗、开门、流通空气2、清洁教室(扫地、擦桌椅、抹窗台、拖地)安全检查3、清洁厕所(消毒)4、清洁包干区(二)生活准备1、消毒茶杯、清洁杯架、准备茶水2、提供餐具、点心3、观察指导幼儿进点情况4、整理桌面、清洗餐具(三)准备活动1、协助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2、保管好幼儿衣服并放在指定地点3、参与幼儿游戏活动、强调安全4、做好结束工作(整理、收拾器械)(四)午餐准备1、清洁双手,桌椅准备2、餐桌消毒(餐巾、漱口水准备)3、有序分放餐具(先分碗筷、再分饭菜)(五)午睡前后准备1、开窗、通风(睡前关窗、睡下后适当开窗)2、抬放小床、排列整齐。3、指导帮助幼儿入睡和起床二专项操作细则(一)扫地1、注意风向,顺着一个方向扫2、避开幼儿扫3、四边四角都扫到,避免扬尘(二)擦抹1、擦布专用2、保持擦布清洁3、有顺序的擦4、擦窗先擦边框,再擦玻璃(三)消毒、洗涤1、毛巾用清水搓洗后,再用清洁剂洗,消毒后使用2、茶杯、茶壶、点心盒,定时用去污粉擦洗,流动水逐个冲洗后,消毒使用3、玩具每周用清洁剂清洗和消毒液擦拭后晾晒4、餐桌用消毒水擦拭后20分钟用清水擦拭两边(四)分放器皿1、轻拿轻放2、按卫生要求拿放餐具(手不污染碗口、杯口)(五)拖地板1、使用清洁(教室与卫生间分开使用)2、雨天干拖、晴天湿拖,人多过后拖3、油腻地板用热水、碱水拖第五章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第一节常见症状鉴别和处理一、发烧发热是儿童时期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一般腋温为36℃—37℃为正常,同时为下午比上午高,但其波动不应超过1℃,。发热的分度:℃-38℃;℃-39℃以上。(一)鉴别要点1、发热伴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常提示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冬春季为传染高发期。2、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特别是在夏秋季,多见于细菌性痢疾和其它感染性腹泻。同时应注意传染性肝炎的发生。3、发热伴有惊厥或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常提示中枢系统感染,如各种脑膜炎、脑炎、脑脓肿。4、发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时应考虑泌尿系统感染、肾结核。5、发热伴有皮疹,要根据皮疹的性质和部位给予鉴别,常见于幼儿急疹、麻疹、手足口病、猩红热、水痘、流脑等。一、发热发热是儿童时期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一个最常见的症状。目前,以儿童体温的测定办法各地不一,一般用腋表测体温36℃-℃为正常。儿童的正常体温表在一昼夜之间会有一定的生理波动,如下午比早上稍高,但其波动范围不应超过1℃。℃-38℃;℃-39℃为中度发热;39℃以上为高热。(一)鉴别要点发热为体温的异常升高,引起发病的原因很多,应积极寻找病因,结合儿童的年龄,发病季节,流行病史,并注意观察发热时所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加以鉴别。儿童发热的常见病为:1、发热伴有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常提示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如在冬春呼吸道传染高发季节,应仔细查看相关体征,有无接触史,予以鉴别诊治。2、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症状时,特别在夏秋季节,多见于细菌性痢疾和其它感染性腹泻。同时应注意传染性肝炎的发生。在发热伴有腹痛时应根据疼痛部位注意外科急腹症,如化脓性阑尾炎。3、发热伴有惊厥或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各种脑膜炎、脑炎、脑脓肿。4、发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时应考虑泌尿系统感染、肾结核等。5、发热伴有皮疹时,要根据皮疹的性质和部位予以鉴别,常见于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水痘、流脑等。6、发热伴有局部感染,发热时要仔细检查各个部位,多见局部感染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淋巴结炎等。(二)处理原则1、降温发热时要多饮开水,卧床休息。降温主要采用物理降温,如额部冷湿敷,高热持续不退可用头枕水袋,并可服用退热药物,以防高热惊厥。2、加强护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高热持续不退或精神差,出现新的阳性体征时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二、惊厥惊厥发作时典型的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两眼眼球上转呈斜视或疑视状,全身或局部(四肢或颜面肌肉)不自主抽动,部分儿童大小失禁。发作时间持续长短不一,短至仅数瞬息即止,长数分钟。发作次数可因病因而有不同,少则每天1-2次,多则数十次不等。发作过久可因缺氧造成脑部不可逆的损害。(一)鉴别要点惊厥是儿童常见的急症症状之一。在诊断时要详细询问有关病史,注意儿童的发病年龄,惊厥发作时有无发热而予以鉴别诊治。1、惊厥伴有发热常见的疾病(1)高热惊厥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突然高热而致抽搐。常发生于体温骤升时,发作持续时间短,能自行缓解,惊止后神志清楚。但此后每逢高热即有发作的可能。(2)感染①惊厥伴有呼吸道症状,常
保育员的操作规范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