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的操作规范要求一、环节操作细则(一)室内外清洁 1 、开窗、开门、流通空气 2 、清洁教室(扫地、擦桌椅、抹窗台、拖地)安全检查 3 、清洁厕所(消毒) 4 、清洁包干区(二)生活准备 1 、消毒茶杯、清洁杯架、准备茶水 2 、提供餐具、点心 3 、观察指导幼儿进点情况 4 、整理桌面、清洗餐具(三)准备活动 1 、协助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 、保管好幼儿衣服并放在指定地点 3 、参与幼儿游戏活动、强调安全 4 、做好结束工作(整理、收拾器械) (四)午餐准备 1 、清洁双手,桌椅准备 2 、餐桌消毒( 餐巾、漱口水准备) 3 、有序分放餐具(先分碗筷、再分饭菜) (五)午睡前后准备 1 、开窗、通风(睡前关窗、睡下后适当开窗) 2 、抬放小床、排列整齐。 3 、指导帮助幼儿入睡和起床二专项操作细则(一)扫地 1 、注意风向,顺着一个方向扫 2 、避开幼儿扫 3 、四边四角都扫到,避免扬尘(二)擦抹 1 、擦布专用 2 、保持擦布清洁 3 、有顺序的擦 4 、擦窗先擦边框,再擦玻璃(三)消毒、洗涤 1 、毛巾用清水搓洗后,再用清洁剂洗,消毒后使用 2 、茶杯、茶壶、点心盒,定时用去污粉擦洗,流动水逐个冲洗后,消毒使用 3 、玩具每周用清洁剂清洗和消毒液擦拭后晾晒 4 、餐桌用消毒水擦拭后 20 分钟用清水擦拭两边(四)分放器皿 1 、轻拿轻放 2 、按卫生要求拿放餐具(手不污染碗口、杯口) (五)拖地板 1 、使用清洁(教室与卫生间分开使用) 2 、雨天干拖、晴天湿拖,人多过后拖 3 、油腻地板用热水、碱水拖第五章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第一节常见症状鉴别和处理一、发烧发热是儿童时期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一般腋温为 36 ℃— 37℃为正常,同时为下午比上午高,但其波动不应超过 1℃, 。发热的分度:低热 ℃-38 ℃;中度发热 ℃-39 ℃以上。(一) 鉴别要点 1 、发热伴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常提示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冬春季为传染高发期。 2 、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特别是在夏秋季,多见于细菌性痢疾和其它感染性腹泻。同时应注意传染性肝炎的发生。 3 、发热伴有惊厥或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常提示中枢系统感染,如各种脑膜炎、脑炎、脑脓肿。 4 、发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时应考虑泌尿系统感染、肾结核。 5、发热伴有皮疹, 要根据皮疹的性质和部位给予鉴别, 常见于幼儿急疹、麻疹、手足口病、猩红热、水痘、流脑等。一、发热发热是儿童时期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一个最常见的症状。目前,以儿童体温的测定办法各地不一, 一般用腋表测体温 36℃- ℃为正常。儿童的正常体温表在一昼夜之间会有一定的生理波动,如下午比早上稍高,但其波动范围不应超过 1℃。发热的分度以 ℃-38 ℃; ℃-39 ℃为中度发热; 39℃以上为高热。(一) 鉴别要点发热为体温的异常升高, 引起发病的原因很多, 应积极寻找病因, 结合儿童的年龄, 发病季节,流行病史,并注意观察发热时所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加以鉴别。儿童发热的常见病为: 1 、发热伴有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常提示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 如在冬春呼吸道传染高发季
保育员的操作规范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