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金融专业 王婷【摘 要】为避免全球信贷危机重演,全球银行业监管者于当地时间 9 月 12 日在瑞士巴塞尔达成协议,根据《巴塞尔协议 III》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上调资本金比率,以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有限责任制商业银行两种形式分别提出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9月12号,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管理层会议在瑞士举行,27个成员国的中央银行代表就加强银行业监管的 《巴塞尔协议III》达成一致。该改革方案主要涉及最低资本要求水平,包括将普通股比例最低要求从2%%,%的资本留存缓冲和0%~% 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目前主要银行资本充足率基本符合要求。由于巴塞尔协议III对于资本金的计算有新的规定,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银行资本充足率将因此下降。我们知道, 资本充足率对一家银行的国际活动、国际地位有很大影响, 国际评级机构也把资本充足率作为银行评级的重要尺度,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资本充足率会影响一家银行的国际金融活动能力。在金融业开放不断加快、银行监管标准逐步国际化的大背景下,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日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本充足率, 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既有中、农、工、建、交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又有有限责任制的邮政储蓄银行,两种形式的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大致相同但有所区别。一、股份制商业银行(一) 分子对策1、 内源资本策略要解决资本困境问题,单纯依靠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业务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即实现过去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实现过去过度依赖存贷款利差收入的单一盈利模式向节约资本占用的多元盈利模式转变,同时积极调整业务结构,转化风险,增强自身的积累能力和对外部资本的吸引力。(1) 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相对于批发业务,零售银行业务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收入稳定,有较广阔的盈利空间。零售业务是构成现代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基础,业务覆盖面大,服务产品多元化,并且许多以零售客户为基础的中间业务品种实行固定费率,收入来源较为稳定。二是资本消耗较低,风险比较分散。零售业务客户对象众多且分布广泛,风险暴露的概率总体上比批发业务低,因此资本的边际消耗低,以较小的资本数量可以推动较大的零售业务规模。(2) 发展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与西方各国相比普遍偏低,但由于中间业务占用的银行资本少、风险低,并且可以为银行带来大量的手续费收入和佣金收入,银行应该重视中间业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种类少,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产品不多,为此,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把中间业务发展放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从减少资本占用,拓宽盈利来源角度,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一是逐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中的占比;二是加大发展高附加值的创新业务品种和交叉性金融市场业务。(3) 改善银行经营管理状况由盈利转增核心资本是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基本途径。为增加盈利, 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多渠道运用资金, 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 不断扩大盈利区间; 另一方面, 在财务管理上要加强核算, 实行全面成本管理, 开源节流

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